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汶川大禹文化旅游区正式获得国家级AAAA景区的称号,汶川大禹文化旅游区以我市对口援建的汶川县绵镇为依托,主要由大禹祭坛、绵古城、大禹农庄、三官庙村、文庙、高店村几个片区组成,各分区从功能的差异互补上构成了大禹文化旅游区一个有机的整体,人文和自然景观在各片区有丰富的展现。景区的核心景点和大部分主要景点均为我市援建项目。积淀着中华文明几千年的大禹文化在景区得到了完美的展示,结合着羌族这支中国最古老的民族和当地丰富的历史、人文,诠释着“大禹故里、西羌古城”的......[查看详情]
茂县羌乡古寨景区是国家AAAA级景区,茂县是世界最大的羌族核心聚居地。羌乡古寨是“5.12”地震后,整合两个保留历史传统羌文化精髓的古寨资源,在恢复重建基础上,精心规划的新兴旅游景区。 景区由两寨一廊构成,两寨为坪头寨和牟托寨,一廊为两寨之间沿213国道和岷江延伸的跨度25公里的景观长廊。景区内拥有大量历史古迹,如商周石棺、战国古墓、庄王墓、千年神树、土司衙门、茶马古道、宗教庙宇等。且风景秀丽,区内拥有溶洞、幽谷、瀑布等奇观,青山连绵,江水浩荡,美......[查看详情]
水磨古镇位于四川省汶川县南部的岷江支流寿溪河畔,早在商代就享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时称老人村,后更名为水磨至今。水磨镇既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在灾后重建中赋予其厚重的南粤新元素,内地风情和藏羌文化交相辉映,西蜀人文和禅佛文化联袂绽放。5.12大地震后,水磨古镇重建的“禅寿老街、寿西湖、羌城”三大区。古今历史文化交汇、川广发展理念结合、藏羌人文风情荟萃,俨然一幅“高山峡谷、湖光山色、古街林立、风情四溢”的“水墨画”,被誉为汶川大地震灾后重建第一镇。 ......[查看详情]
薛城是古镇,是历史上多年来理县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地处交通要塞,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民风淳朴,景观独特。从文化底蕴来讲,我们把它总结为:历史文化悠久、民族文化浓郁、红军文化悲壮、狮灯文化独特、餐饮文化古朴。 1935年5月25日至8月29日,红四方面军第九军、三十军、三十一军、三十三军、四军一部及总指挥部长征过理县先后在杂谷脑、四门关、薛城的梓童宫等地与国民党军队和地方反动武装进行激烈的战斗。在理县经过的三个月时间,红军宣传革命真理,唤醒藏......[查看详情]
木卡羌寨是大九寨国际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份,是藏羌文化走廊上的核心地带。木卡羌寨新村充分利用西侧滨河景观和东侧山体生态景观资源,在空间结构、景观塑造和建筑布局上都遥相呼应,打通山、水、屋之间联系通道,使三者交相辉映,形成独特的、自然的、生态的宜居空间。主入口的羌族祭祀礼仪广场结合接待中心布置文化活动站、商业网点等设施,其中用草坪、花池、树阵等进行空间划分,并设置全民健身场地、景观小品等,体现浓郁的羌族风情,院落与院落之间的空地形成组团绿地,种植高大乔木,......[查看详情]
四川省阿坝州阿坝县城西北角,具有120多年的历史,是阿坝县境内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格鲁派寺院。现今占地面积18000平方米,有僧人1000余人,大小活佛14人。格尔登寺建于同治9年(1870年),其前身为洞沟寺。该寺在工农红军长征时曾为红军领导机关所在地。 现格尔登寺大经堂有120根柱子,可容纳数千僧民诵经、祈祷,是藏区屈指可数的大型经堂。大经堂前厅上额以精美豪华的藏式雕刻为装饰,有甲(大力神)、雪香香(人身鸟足的美声鸟)、桑给冈吉(八脚狮子,......[查看详情]
郎依寺是阿坝乃至川西北规模最大的苯波教寺院,有喇嘛800多人。阿坝县共有三座苯波教寺庙,建在郎依寺对面山坡的铎登寺(此寺属国家二级保护单位,藏有乾隆时期的龙椅、两千多年前的法螺号以及众多的文物),还有一座在下阿坝。郎依寺座落在群山环抱之中,显得格外的静谧,其建筑装饰精美华丽。从外表看,郎依寺与其它藏传佛教寺庙似乎没有区别,喇嘛们的穿着也没有不同;但大经堂正中供奉的是苯波无教祖敦巴幸饶的巨型塑像,左右整齐地排列着尊敦巴幸饶的铜像,后面是历代郎依寺寺主的镀......[查看详情]
阿坝川西北大草原地处四川、甘肃、青海三省结合部的中国川西北大草原,是由若尔盖、阿坝、红原、壤塘四县组成,为中国五大草原之一,面积35600多平方公里,主要由草甸草原和沼泽组成。 草原地势平坦,一望无际,系以游牧为主的藏族聚居地。海拔从3500米至4000米左右,属典型的丘状高原。冬季严寒,夏季凉爽,春秋短,日照充足,昼夜温差大,年均气温7摄氏度、七月最热,月平均气温约10摄氏度一12.7摄氏度。 这里水草丰茂,原始生态环境保护良好,......[查看详情]
全长29公里的长坪沟,只有部份路段可以通车,其余大部份路段只能步行或骑马。峡谷长天、平缓悠长,四姑娘山就坐落在沟内16公里处。 沟内有古柏幽道、喇嘛寺、干海子及高数十米的飞瀑,并有奇石之景。春天,山花与油菜花齐开;秋日,赤桦与红枫竞艳。历经沧桑的翠柏青松郁郁葱葱,飞瀑流泉在密林中哗哗作响,古代驿路在茫茫林海里穿梭延伸。 经过长坪沟可直通四姑娘山的山脚下,还可绕过四姑娘山到达理县,是徒步旅游爱好者所喜欢的地方,一般......[查看详情]
位于安宁乡末末扎村境内,距县城33公里,在大金川河东岸。始建于公元750年,原名雍忠拉顶寺,“雍忠”意为吉祥神,由本教八个派别中的雍忠本得名,为本教寺院。乾隆打金川后,消灭本教,大兴黄教,拨银重修,赐名广法寺,并御书“正教恒宣”匾额,是清朝四大皇庙之一,为乾隆以来四川西北藏族地区的宗教中心。 该寺原占地百亩,建筑宏伟壮观,规模巨大,所藏经典甚多,鼎盛时期住寺僧人曾达2000余人。每逢宗教节日,来自十八土司及青海、甘肃和内地的藏汉信徒数万余人,聚集于此,......[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