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位于亳州市双寺街。据寺碑记载,该寺曾于明万历年间重修,则始建年代当在明万历以前。相传系从北京来亳经商的穆斯林集资兴建,故名北京寺。历经沧桑,保存较完整,有大殿、南北讲堂、腰厅、大门等建筑,并设有女寺。1982 年修复开放,现有阿訇2 人。亳州市伊斯兰教协会设此。 与北京寺同时兴建的还有一座城里清真寺,因与北京寺相邻,一北一南,当地人习惯称之为南京寺。两座清真寺规格型制相同。
位于蒙城县双锁山下,红城周围。1983年有小涧区委、区公所修建,用以纪念当地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牺牲的烈士。 经探察,双锁山下有多座汉墓连片成群,曾出土战国时期的青铜器及秦汉时代的文物,其中以七件战国铜鼎最为珍贵(现存于文管所)。双锁山北一座汉墓经发掘,出土铜镜、铜钱等多种文物。墓室分前厅和四室,墓门为石门,门上有兽头卸环及凤鸟的雕刻,图案依然清晰生动,石门仍开关自如。
蒙城县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五代末,刘金定在双锁山立寨树旗护乡,立此旗杆座。旗杆座为石质,色青、坚而圆,直径1.1米,厚0.24米。石座正中有圆形旗杆洞眼,直径0.14米。旗杆石座,世代相传,妥善保护,是人们怀念刘金定的重要实物,也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勇于反匪盗、反侵略、爱国爱乡的历史见证。
位于蒙城县芡河南岸。 孟表,字武达,济北蛇邱人。北魏时任南兖州知州,又晋封为谯县侯,在镇守涡阳(今蒙城)时,齐国派兵前来围攻60余天,虽城中粮尽,但孟表仍率兵民死守,后北魏派镇南将军王肃领兵来救,城围始解。魏孝文帝嘉孟表守城有功,封他为汶阳伯。
纪家塔,在利辛县孙集镇纪横沟沿庄北。建于清嘉庆年间(1796—1820)。塔七层六面,高约10米,仿木结构。二、三层外檐口及门角转弯处,均有砖挑檐和一砖挑出飞檐。塔身第一层嵌青石碑一块,隐约可见“蒙城县嘉庆”碑文。第二层嵌青石匾,镌刻隶书“芳名永垂”,第三层至第七层均砌有拱形佛龛。 作为世界上最小的塔被载入世界吉尼斯纪录。 塔体七层六面,塔基平面呈正六边形,塔高约10米。塔旁原有一寺庙,已毁。此塔系仿木结构砖塔。第一层高约2.2米,其他各层高度自下而上逐......[查看详情]
曹操地下运兵道在亳州老城区地下,被誉为“地下长城”。您若身临其境,仿佛探寻一个千年奥秘,莫不为之惊叹。曹操地下运兵道,以大隅首为中心,向四面延伸,分别通达城外。整个地道纵横交错,布局奥妙,立体分布,结构复杂,工程浩大。运兵道长达四千余米,是迄今发现历史最早、规模最大的地下军事战道。它远远超过地面上保留的一座完整古老城池的价值,被誉为“地下长城”。1986年7月被省政府公布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史书载:曹操多次运用地道战术取得战争胜利,亳州古地下道......[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