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六一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涡阳县新兴镇。为纪念新四军第六游击支队1940年“六一”战斗中与日军作战牺牲的烈士而建立。该纪念碑始建于1977年,碑高4米,碑上刻“六一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11字。为原军委副主席张震题写。纪念碑周围有墙垣,内植松柏翠竹。纪念碑北侧有“无名烈士墓”一座。现已成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六一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交通 六一战斗革命烈士纪念碑位于县城北22.5公里新兴集东
伍奢冢遗址位于利辛县孙庙乡庙李村东北,为新石器时代至汉代遗址。遗址呈谷堆形,占地30000平方米,因伍奢冢在此而得名。冢上文化堆积层为38米,冢下为18米(河堤剖面),冢南100米处有土城墙遗址,东西长140米,基宽3米,高出地面半米许,城墙北侧发现有古井,锅灶遗迹等。六十年代,曾发现有石斧、骨针、陶网坠、红烧土等。1980年以来,地面采集大量文物标本,经专家鉴定,为大汶口文化晚期遗物。其上层夹杂着东周至汉代遗物。该处具有重要的保护价值和学术研究价值。现......[查看详情]
辉山烈士陵园位于县城东32公里的辉山之巅。始称辉山烈士公墓,为悼念新四军第四师第十一旅涡北抗日殉国的三百余名烈士而建。公墓于一九四五年秋季动工,历时四个半月,12月份落成,整个工程由11旅32团宣教股长丁永年同志负责筹建。一九四六年,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内战,辉山烈士公墓被敌军严重破坏,断碑伤额,丢弃满地。次年,我军收复涡北,当地乡政府曾对公墓进行了初步整修。纪念塔改用水泥结构,新建方门以代牌坊。现在辉山烈士陵园正以峥嵘新貌呈现在辉山峰巅,供世人瞻仰。每逢清......[查看详情]
傅庄遗址位于亳州市谯城区城西傅庄村北侧,遗址沿涡河南岸分布,总面积约2.4万平方米。从北段被涡河水冲刷断壁而观,文化层堆积约5米。表面采集的标本有:蚌刀、鬲足、鼎足及黑、灰陶片等生产、生活用具,是一处新石器时期文化遗址。1989年5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为全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82年夏,安徽省文物工作队和亳县博物馆联合对该遗址进行试掘,开探面积110平方米,出土各种遗物1000余件,经测定遗址距今4000多年,由居址和墓地两部分组成,内涵丰富,......[查看详情]
朱公书院位于亳州市花戏楼东侧,紧邻岳飞庙,始建于康熙37年(1698),是亳州人为纪念康熙年间亳州知州朱之琏的德政而修建的生祠。乾隆25年(1760)重修,现作为花戏楼的附属建筑向游人开放。 朱之琏,字商王,奉天人,进士出身。康熙31年(1692)任知州,他在任期间“绝请托、寡宴会、治标顽、不累民、重农桑,铁面无私”(《亳州志》)。他重文、赈农,在亳州居官12年政绩卓著,深受当地百姓爱戴。 朱公书院,座北朝南,现存山门、过厅、后楼等建筑,为三......[查看详情]
常乐园位于亳州市谯城区薛阁路中段路南,薛阁塔南侧,为亳州著名园林。 明正德9年(1514)薛惠中进士,授刑部主事,后改授吏部考功郎中,因谏武宗皇帝南巡,受迁权夺俸,引疾归隐家乡,后在亳州城南郊建一座“退乐园”,有人认为此名“过直”,后改为“常乐园”。其孙薛凤翔记云:“小筑丘园、灌木交荫、叠石为山、文石玲珑、嶙然玉立。”常乐园分“似漆园”、“西园”、“浮华园”三个园区,园内楼、台、亭、阁、轩、榭布局合理,景物天人合一,情景交融,四季如春,可惜早废。 ......[查看详情]
垓下之战遗址位于北纬33°21′,东经117°38′处,在今灵壁县城东南,韦集镇单圩老庄胡村附近。公元前202年,楚汉两军决战于此,刘邦大败项羽,迫使项羽演出“霸王别姬”和自刎乌江的历史悲剧。 如今,这片土地已经很难找到当年战争的痕迹,不过依然留下了许多传说和纪念建筑。 虞姬墓:座落在今灵璧县城东15华里,宿(县)泗(县)公路南侧。虞姬为项羽的宠妾,当年楚汉相争,项羽四面楚歌时,虞姬自刎而葬于此。 ......[查看详情]
在亳州城区。建于清乾隆中叶,原名文峰塔。后亳州名士薛蕙于近处建成家庙,名“薛家阁”,故名。塔为直锥式,八角形,七层,高34.15米。底座为八块大青石奠基,二至六层内壁各有一小龛经供神。塔顶八飞檐,挑角垂脊,铺有筒瓦滴水,形如八角古亭。塔尖为铁铸莲花座,座上用螺旋铁柱支撑一铁葫芦。
又名天静宫。在涡阳县境内。道家文化创始人老子的故里。始建于汉代延熹八年(公元165年),历史上屡加修葺,鼎盛时期“占地三千亩,食业数千人”,规模宏大,建筑辉煌,庄严肃穆,气势非凡。大殿东西宽47米,进深23.75米。九间重檐周围廊九脊殿立于二米高的崇台上,屋面上覆黄色琉璃瓦,气势恢宏,巍峨壮观。大殿正中站立着三尊巨型铜像。老子居中,两侧为文始真人尹喜和东华帝王玄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