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属恒山山脉,海拔2287米,山顶平坦,面积20平方公里,可以信马由缰。相传唐末李存孝据守朗岭关,屯兵山地,曾于此处牧马练兵,故名跑马梁。 跑马梁距应县城30公里,翠松似妆,缠裹着山峦,郁郁葱葱,浮云如带,萦绕着苍松,飘飘然然。五彩缤纷的野花点缀在绿草中,犹如色彩斑斓的锦缎。置身其间,如同在云海天空中遨游,会使你在神奇中惊叹。山形,云海的变化不时地调动着你的情感。甜凉的潮气滋润着游人的肺腑,给人一种舒适,惬意的感受。
1956年在整修云冈第20窟(昙曜五窟之一)时,在窟前的积土中发现的。可见,它原来是嵌在该窟前室壁上,前室坍塌时被埋入土石中的。这块造像记石质为较细的砂质岩,略呈方形,高0.3米,宽0.28米,楷书十行,每行十二字,共110字。石上文字除首尾两行稍有残缺外,其余都比较完好清晰。全文是:(夫含)灵镜觉,凝寂迭代。照周群邦,感垂应物。利润当时,泽潭机季。概不邀昌辰,庆钟播末。思恋灵福,同拟状金石。冀瞻容者加祗受;想像者增忻希。生生资津,十方齐庆。颂曰:灵虑巍凝......[查看详情]
这通壮观碑相传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北游恒山时书题的刻石,今存大同市博物馆碑廊。碑高2.35米,宽0.85米。偌大一通碑石,上面只刻“壮观”两个楷书大字,字径为60厘米左右。无刻石年月,只是右上角有笔画很纤弱的“太白”二字。请人方坦曾作《壮观二字墨刻》诗云:“苍崖恍惚蛟螭走,壮观二字大如斗。李白当年恒岳游,自喜名山落吾手。平沙浩浩黄云开,雁门龙首肯崔巍。遥想真人下天际,放笔万里秋风来。” 看来方坦对“壮观”二字为李白真迹是坚信不移的,并且尽情想象了李白游恒......[查看详情]
全名为屯骑校尉建威将军洛州刺史昌国子封史君墓志铭。1980年出土于大同市西8公里的小站村附近。墓碑高0.42米,宽0.32米。楷书十二行,每行十二字,共141宇。石上刻以浅(上其下石)子格,格长宽为2.7厘米至2.9厘米。刻于北魏宣武帝正始元年(公元504年),石质极好,书刻俱精,铭文完好如初。无书刻人姓名。 墓主人封和 ,是北魏代郡平城(今大同市)人,生于太武帝拓跋焘太平真君三年(公元438年),主要活动于文成、献文、孝文、宣武帝时。 封和 墓志......[查看详情]
曲回寺石佛冢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灵丘县城南75公里三楼乡曲回寺村,建于唐代开元二十一年(公元733年),是大禅师慧感奉诏创造。 曲回寺附近,山岗、山脚、台地沟岔等地方,散布有墓丘状的石像冢。石像冢的形制均为石块砌垒,上以长条石封顶,再以沙石土掩埋。每冢增留一小门,从外部能看见内部的石像。冢体大小不等,一般的高三四米,围二三十米,从外观看与坟墓无异。每座冢中都安置着十尊左右的佛、菩萨、金刚、供养人等雕像。发掘出的石像最大的高1.2米,面目已经模糊,但衣带......[查看详情]
在应县城东安边镇南,天佑五年葬于此地。元朝诗人李俊民游览李克用墓,赋诗名曰“题李晋王墓”: 雄名凛凛振沙陀,为国功深奈老何。多少三垂冈上恨,伶人哪进百年歌
方山永固陵位于山西省大同市镇川乡西寺儿梁山(古称方山)南部,是一处以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的陵墓-永固陵为中心的大型陵园遗址。始建于北魏太和五年(公元481年),历时八年而成,太和十四年(公元490年)文帝祖母冯太后死后葬于这里。 遗址面积为2平方公里。主要包括文明皇后冯氏陵墓一“永固陵”及陵庙“永固堂”、孝文帝虚宫“万年堂”、陵园门阙基址、“思远浮屠”遗址、灵泉宫池遗址以及登山的御道等遗迹。永固陵地表有高大的封土,墓室由墓道、前室、过道和主室组成。主......[查看详情]
青擅自然保护区位于县境西南三楼乡牛邦口、花塔西村附近。总面积2.54万亩。该区属太行山系五台山文系。区内山峦重迭,青檀树生长集中,核心林区面积达0.9万亩。密度每亩30--110株,单株最高4.5米,胸径最粗10厘米,树龄在10--30年。该区周围有良好的自然环境。三楼河贯穿区内,河西岸有保存完整的明代长城和敌楼,还有穷水长流的红沙岭隧洞。花塔村是大同市境内海拔最低的地方,海拔558米,四面环山,河水绕 村,春秋两季鸟语花香,山青水秀,景色秀丽,故称之为“......[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