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冰川脚下雪山山麓腹地是太子庙。太子庙为朝拜神山的香客煨桑之地,分“滚堆”(上太子庙)和“滚美”(下太子庙)两部分。太子庙常年香火旺盛,转经者络绎不绝于途。香客朝山转经时,依照先下寺(滚美)后上寺(滚堆)的顺序转经拜佛。藏民在太子庙转经朝拜后则徒步攀爬圣洁的冰川,他们视此为吉兆。 明永冰川是卡瓦格博峰下其中一条长长的冰川,这是一条低纬度热带季风海洋性现代冰川,山顶冰雪终年不化。由于它所处的雪线低,气温高,消融快,靠降水而生存,因而它的运动速......[查看详情]
十二栏杆是香格里拉县境内古道上著名的一段险峻的石壁凿石小道,距香格里拉县城70公里,位于香格里拉县虎跳峡镇内。这里是茶马古道的艰险之地,是滇藏公路通车以前出入香格里拉的必经要塞。 十二栏杆系凿石而行的古释道,人行其中,一边是悬崖,一边是深涧,且有十二道迂回曲折之处,行人至此,不敢上下顾盼,甚至屏息而过。古人还传说十二栏杆山洞中有大蟒,有行人过来,就窜出将其吞噬,所以少有人能安全通过,十二栏杆因这般险峭而被民间称为“阴阳界”。但这个“阴阳界”中却又......[查看详情]
1987年底,在香格里拉县三坝纳西族民族乡东坝村公所所在地澄日村的硝厂洛、花吉足、你可见、白云湾4处发现了大量彩色岩画,这是滇西北地区首次发现的岩画。有关专家认为,渣日村北依四川省木里县俄亚纳西族民族乡,东临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奉科乡,南接丽江县大具乡,这些乡村都是纳西族聚居区,所以渲日岩画的发现无疑为研究纳西族地区社会历史及东巴文化的起源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依据。 渣日岩画共有6个点,分布于渣日村南北两个方向。岩画大多呈茄红色,只有一处为蓝色,有关专家......[查看详情]
自公元1253年开始,纳西族世袭土司木增就成为滇西北地区有较大影响的纳西族首领,民间称其为“木天王”。木天王的统治势力一度渗入中甸、德钦、四川乡城、巴塘和西藏盐井、芒康等地。他为巩固统治,沿途修筑了许多兵城和寨子,小中甸城堡就是其中一个典型的屯兵城堡。 木土司城堡遗址位于小中甸乡联合村公所贡下村西侧。城堡具体始建年代不详。小中旬作为迪庆境内较广阔而丰膄的藏区平原,是当年木氏土司屯田屯兵的一个好场所。同时,小中甸作为向藏区进发的第一道兵城,具有较强......[查看详情]
镇公堂位于香格里拉县城旧城区,紧邻迪庆军分区,又称藏经堂,始建于清代。这是个汉藏合璧式的建筑群,与寺庙、峡谷、湖泊、雪山完全不同的是,中甸历史的辉煌与沧桑在这里一一镌刻。 镇公堂坐北向南,外观呈现汉式斗拱鹄吻飞檐,顶端宝鼎耀目,金碧辉煌,内壁采藏式金刚杵柱,朱门绘彩,璀璨夺目。门两侧壁上,藏传佛教的四大金刚飞跃而立,栩栩如生,整个镇公堂如虎踞龙盘,气势雄伟。 在这里,除了有古建筑的辉煌壮丽,还有红军长征时贺龙将军写下的“兴盛番族“的锦幛,是......[查看详情]
达摩祖师洞离维西县城86千米,为塔城乡政府驻地,海拔2100米,因村后有山形似塔而得名,出塔城往东行15千米,有一山极似一匹卧象。由山脚攀登,可直抵达摩祖师洞寺。 达摩寺建在海拔3000米悬崖峭壁上,凿石架木,叠木成寺,雄险奇丽,匠心独到。万仞山中一古刹,空灵飘逸。 相传当年达摩祖师云游到此,见此地基合佛心,便登上山在洞中面壁十年,悟道成佛。当地佛教徒和信教群众于清康熙元年(1662年)在洞前建寺,使得佛法更加远扬。 几百年世事沧桑,达摩寺几度兴衰......[查看详情]
微钦县,位于迪庆藏族自治州西北部,地处横断山脉纵谷地带。它北于西藏芒康相连,西与西藏左贡、察隅接壤,与四川巴塘、得荣隔江相望。县政府所在地升平镇距中甸县城184公里。全县总面积7596平方公里,平均海拨3559米,是云南省地势最高的县。 太子雪山位于升镇西,澜沧江畔。山升平镇10公里至飞来寺,是远观太子雪山的一个较好的位置。太子雪山百里相连,冰峰横亘,平均海拨6000米以上的雪山就有13座,称为"太子十三峰"。其中主峰卡格博峰海拨6740米,是云南第一......[查看详情]
属都岗湖位于中甸县城东北方,距县城35公里。海拔3705米,积水面积15平方公里。属都岗湖四面环山,年平均气温35℃,降雨里580毫米,雨季多在6至10月份。 属都岗湖是全县最大的湖泊之一,湖水清澈透亮,湖中盛产“属都裂腹鱼”,鱼身金黄,腹部有一条裂纹,鱼肉细腻鲜美。湖上还栖息着大量的野鸭、水葫芦、黄鸭等飞禽。 属都岗湖四周青山郁郁,原始森林遮天蔽日。湖东面成片的白桦林,秋天一片金黄。山中云杉、冷杉高大粗壮,直指云霄,树冠浓绿缜密,可遮风避雨。林中......[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