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湾腰墩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境内,东经92度50分-93度30分,北纬40度-40度30分,面积333平方公里。区内地势低洼平坦,为大面积盐化沼泽、荒漠草原和天然胡杨、红柳林,海拔820-938米,属暖温带干旱气候。其主要保护对象荒漠有蹄类动物及其生态环境。区内国家保护的珍稀树种有胡杨、沙生柽柳、梭梭;国家一二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野骆驼、黄羊及天鹅、遗鸥、鸢等。湾腰墩水草茂盛,荒漠植被生态环境原始面貌保持完好,现有1000公顷胡杨林,6000公顷红......[查看详情]
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介绍: 小苏干湖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阿克塞哈萨克族自治县境南面,距县城55公里,东经94度11分-94度15分,北纬39度05分-39度09分,面积8.5平方公里。小苏干湖与大苏干湖相距约20公里,是一个具有出口的淡水湖。海拔2807-2808米,水域面积11.85平方公里,平均水深0.1-0.6米,最深2米,蓄水0.24亿立方米。小苏干湖水通过齐力克河流向大苏干湖。本区为高寒半干旱气候,年平均温度-0.4摄氏度,年平均降水量77.6......[查看详情]
酒泉古墓葬介绍: 享誉中外的酒泉丁家闸魏晋壁画墓、西沟唐代彩绘模印画砖墓分别位于果园乡丁家闸村二组与西沟村六组。丁家闸壁画墓以其磅礴的气势、潇洒淋沥的笔触勾勒出安祥的东王公、慈爱的西王母、腾去驾雾的天马、长命延年的白鹿、飘逸婀娜的羽人,再加一幅宏大的墓主燕居行乐图,那吹拉弹唱的乐伎凝神贯注的样子,仿佛使游人听到了悠扬千年的旋律。暂且小憩,让我们回墓一视,西沟唐代模印砖墓的风采更使人神往,那精巧绝伦的十二生肖、威风凛凛的骑士仪仗、吹箫弹篌的乐伎、憨态可掬......[查看详情]
出桥湾古城,转向东南行至嘉峪关市途中,在安西境内彭家桥和玉门镇一带,少许参天的杨柳即为左公杨柳,屹立道旁,前人精心保护而能福荫后世,令人多少有点欣慰。左宗棠开发西北,功烈长存。 左宗棠(18121885年)字季高,湖南湘阴人,是清代晚期著名的儒将。左公从小生活在湘江之滨,对绿树有着特殊的偏爱。他率领的湘兵来到西北大漠,深感气候干燥,寥无生气,而又水土不服,左公遂命令筑路军队,在大道沿途、宜林地带和近城道旁遍栽杨树、柳树和沙枣树,名曰道柳。其用......[查看详情]
位于敦煌月牙泉风景区,是展示西北民俗风情习俗的庄院式博物馆,占地10亩,建筑面积4300余平方米,采用敦煌民间传统的古堡式建筑结构,具防匪、防盗、防风沙装置,为敦煌民居建筑中最流行的四合院形式。建筑和展品反映了丝绸之路上河西人民的近代生活风貌。 敦煌民俗博物馆,建筑风格古朴、典雅,木结构精雕细琢,宽敞明亮、室内陈设多样朴实,是集中反映户主文化生活和敦煌民间建筑风格的重要场所。敦煌民俗博物馆利用四合院及前院各室分别展示敦煌地方民间文化、宗教信仰、人生礼仪......[查看详情]
位于安西县东85公里处。有“康熙夜梦桥湾城”,汉代长城烽燧、疏勒河九曲蜿环,雅丹地貌、大漠孤烟等人文自然景观;馆藏传世文物象牙造象、人皮鼓、东千佛洞西夏壁画临摹品及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植物标本展览厅等服务设施。
位于安西县府街,1997年开放。 外观造型体现唐瓜州(锁阳城)雄伟壮观之建筑风格。集历史、近现代文物、人文地志、民俗风情、自然资源标本陈列於一体之综合性地方博物馆。以弘扬民族文化为宗旨。
是中国唯一的石窟类文物保护研究陈列机构。该中心陈列部设有录像演播厅和三个展区,敦煌石窟艺术的精华和发展历程的概况在此得以展现,为人们全面深入地了解敦煌石窟和敦煌佛教艺术,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敦煌,是我国特定历史时期中西文化融合的交汇点,因此产生了灿烂辉煌的敦煌古代文化和民俗文化,其中墓葬文化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位于敦煌市城东六公里处的佛爷庙湾西晋画像砖墓是敦煌汉唐文化的一个缩影。现在已挖掘面世的三座墓为西晋至东晋时期的墓葬,其中一座的明确纪年为年号,为东晋咸和4年公元3建兴17年,是东晋时期凉的29年。 西晋是一个矛盾异常突出,变革空前急剧的年代华夏大地没有形成稳定的中央集权,而是军阀割据,风烟四起;但处于西部边陲的敦煌却未受中央集权......[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