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连云港景点 > 徐福祠

徐福祠

详细地址: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位于赣榆县金山乡后徐福村。1988年春天,赣榆县政府为纪念秦代方士东渡日本第一人徐福,在原金山乡徐福村北原庙址建徐福祠,当年5月1日对外开放。徐福祠建成后,日本新宫布、佐贺市多次派人参观。占地2400平方米,建筑面积132.62平方米,有门阙、院落和祠堂三部分,正配殿均为硬山式仿古砖木结构,各面阔10米,通进深。正殿9.8米,配殿8.5米,正殿高7.7米,配殿6.8米。正殿前有石柱栏杆祭台,占地约80平方米,东西两侧各有碑廊一座。

  门阙3层,仿汉建造,上镶汉白玉制“徐福祠”匾额,系著名书法家陈凤桐先生手笔。门阙为仿汉建筑,造型精美,古色古香。 

   院落,甬道两旁是花卉草木,其中有几株银杏、樱花和龙柏,是徐福祠修建落成时中日两国朋友共同手植的友谊之树。

  祠堂,为3开间硬山式带柱廊及两侧的配殿,成品字型排列。   殿前有社坛、窗牖、廊柱。

  正殿中央,有一徐福坐像。塑像高3米许,古铜色,头戴高山帽,身着大袂禅衣,足着履。俨然坐在海边的巨石之上,左手紧握书简,右手支撑岩石,神情严肃,目光凝视万倾波涛,身体微向前倾,流露出徐福出海前夕,对前程坚定的信心和对家乡无限的眷恋。祠内正殿为三大楹宫殿式建筑,雕檐飞甍,造型精美,古色古香,蔚为壮观。廊柱上铭刻一幅长联。上联为:“泛万顷惊涛 浮槎东渡经历十度寒暑 壮志终酬 纪南熊野有仙境”;下联为:“谱千秋史话 祠宇重开牵来两国情愫 英魂可慰 苏北赣榆是桃源”。东西墙壁上原挂有日本国佐贺市访中团赠送的巨幅彩色照片:诸富町的“徐福上陆地”石标柱、“徐福上陆地·浮”;1981年佐贺举行的“金立神社大祭”;标明徐福在佐贺活动的遗址、遗迹、纪念地的“佐贺县地图”;诸富町新北神社的神树;金立町的“金立神社上宫”和“金立神社下宫”。这些照片生动地记录了徐福在佐贺平原活动的印记和日本人民对徐福的崇敬和爱戴。以上照片收藏后,现又挂上了向人们揭示徐福村由来已久的佐证——放大的江西临川“徐氏宗谱”、金山乡徐福村“张氏家谱”复制品。

  西配殿陈列着徐福故里的部分出土文物,有新石器时代的带槽石斧和秦砖汉瓦,殿内还有徐福在日本足迹的大量照片。东西长廊中镶嵌有苏北罕见的花岗岩汉画像石、原始社会的石笋等,还存有石船锚和石药碾等出土文物。正殿前东西两侧,沿院墙各建有15米长的汉化像石长廊。廊壁上镶钳的徐福村附近出土的汉化像石,雕刻精细,生动逼真。诸如“二兽戏舞”、“禽兽戏舞”、“龙的传人”、“三鱼共首”、“羽虎仰首”、“回首神兽”等。西侧长廊内还存有原始社会的石祖,秦汉时代的石船锚、石药碾等,充分反映了当地历史的悠久和文化的繁荣。东侧长廊内挂一巨钟。“钟鸣巨海”、“天长地久”、“日长地久”、“帆起云天”铸于四周。徐福重大祭祀活动撞奏时,声音轰鸣,响彻数里,壮严肃穆之氛围更为浓重。甬道两旁,各植一行龙柏蜀桧,生长茂盛,四季长青。两边花园内遍植花木,万紫千红,美不胜收。在一株樱花树旁,竖一铁牌,上书“樱花结好”;一株龙柏树旁,竖一铁牌,上书“龙柏长青”。这是1988年5月1日,日本国新宫市长田阪匡玄先生和赣榆县县长朱选成先生,于徐福祠落成典礼时共植的。甬道东西两侧的银杏树,先后为佐贺市助役今泉松次与赣榆县长朱选成、新宫市助役西耕作与赣榆县副县长袁泉、日本国第80代内阁总理大臣羽田孜与连云港市长刘永忠先生共同手植。每棵树,都有一个故事。每株树,都有一段佳话。它们都象征着中日两国前世千秋结缘,后世万代友好。

  祠前有赵朴初1985年春题写的“徐福村”碑一座,高3.24米,宽0.86米,字径0.28米,碑阴镌赣榆县人民政府撰写的碑文。后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徐福祠原为徐福庙,也称兴会寺。始建于汉,是旧时士商农工祭祀徐福之地。在原庙前古松的旧址,徐福祠大门南端,矗立着两尊墨青色花岗石,一尊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日友协副会长赵朴初题写的“徐福村”村名刻文,另一尊为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彭冲题写的“徐福故里”碑文。

交通信息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