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着羊肠细路,来到西峡壁下的“菩萨殿”,高高的石壁上刻着一尊佛像,此寺系明代刘都督修缮,可惜后被毁,现在的这座寺是一九八三年后由群众集资重建的,结构精巧,款式端庄。松苗郁郁葱葱,八卦亭玲珑剔透,为山水锦上添花。
爬上西峡半壁的“百子洞”,这是一个天然石洞,洞口有“百子宫”三字。出了“百子洞”沿盘旋的小径就是“观影亭”,一眼望去只见一个登天云梯从东崖落下,原来它是一道从八级石台流下,形成八个连接的瀑布,银光闪闪,涛声轰鸣,雾气弥漫,煞是好看。
清代进士邓隆曾赋诗一首:“瀑布落天吼怒雷,青山绿水绝尘埃;松风说尽长生法,疑是天龙灌顶来。”瀑布从高坎处陡然落入峡谷,形成宽约四五米的“油缸池”。寺沟原有大殿、八海殿、百子宫、独岗、牌坊、山神庙等建筑,清咸丰年间毁于战乱。1982年以来,大殿、百子宫、牌坊等在原址重建。站在寺沟底部,环视两边,山形奇特,怪石嶙峋,各种树木郁郁葱葱,许多珍禽异兽出没于其间,鸣啼声谱成一曲曲鸟儿协奏曲,它们好奇地探视着一群群游客,也好像是在为美丽的大自然而欢歌跳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