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墓在洛阳市东约23公里的偃师县杜楼村北。墓碑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所立,上刻“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1956年重修该墓时在四周砌上青砖,呈八角形。墓北原有杜甫祖父杜审言墓,今已无存。再向北,有杜甫先祖、晋当阳侯杜预墓,尚存墓碑。杜甫故里在洛阳市东约65公里的巩县南窑湾村,今尚存一清静雅致的小院落,靠山有一砖砌窑洞,现建有故里纪念馆。
黄河新安万山湖生态旅游区位于新安县北部,距三门峡市100公里、洛阳市30公里、省会郑州市150公里。周围区域性基础设施条件良好,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条件便利。在中原旅游网络中,区位条件较好。范围包括黄河小浪底库区新安县境内的168平方公里的水域及库区南岸的峪里、石井、西沃、仓头、北冶、曹村6个乡的部分地区。北以黄河为界,与河南省济源市、山西省垣曲县隔河相望;南与本县的石寺、正村、五头乡接壤;西与渑池县比邻;东临孟津县。万山湖生态旅游区主要包括黛眉山旅游......[查看详情]
博物馆是依托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天子驾六博物馆以其精美的文物陈列,壮观的车马坑实景展示,向世人展示了古都洛阳公元前悠远的城建历史和璀璨的物质文化。
在国家AAAA景区重渡沟滴翠河的尽头,一条穿林漫石急泻而下的小溪两侧,是爬满青藤的曲径长廊;古朴粗犷的土墙茅屋;翠竹掩映桃红李白的农家小院;流着浓白豆浆的水花磨;散发着酒香的老酒院;飞速旋转的制陶轮;旷野小道,菩萨香火旺;田埂地头,“针”金野花艳。穿长衫大褂的文人雅士;着短袖粗布的老翁村姑,一幅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豫西山村画面。这便是全国唯一一家操作型民国山区民俗文化景区------海明农耕民俗文化村。 地方传统手工作坊荟萃:老酒馆、土油坊、土陶坊、豆腐......[查看详情]
白居易(772—846年),字乐天,河南新郑县东郭宅人,他少时聪明好学,16岁时就吟出“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千古佳句。29岁时中进士,历任秘书省校书郎、左拾遗、左赞善大夫、江州司马、苏杭二州刺史、刑部侍郎等职。白居易在文学上积极提倡新乐府运动,他写的《秦中吟》和《新乐府》中的许多篇章,为人们喜闻乐见,妇孺皆知。
商城博物馆位于洛阳市东30公里的偃师市区,是在商代(公元16世纪)古城遗址上建造的,占地6000平方米。商城遗址是我国已发掘的城址中最早,最大和保存最好的古城址。现馆藏有商代青铜器,玉器以及陶器几千件。
在洛阳市南约25公里,今伊川县城西。程颢(1032-1085) 、程颐(1033-1107)兄弟都是北宋著名哲学家、教育家,是北宋理学的奠基人,世称二程。二程墓为程颢、程颐及其父程珣的墓地。包括程墓和程祠二部分,前为祠庙,后为墓冢。祠由门楼、厢房及大殿等组成,另有明清时代的石碑数十方。墓冢前有墓碑、供案及石羊、石马等,四周有坟墙回护。墓、祠一带古树参天,烘托出肃穆幽静的气氛。
王铎是我国明末清初的著名书法家。王铎书法馆位于孟津城北,占地九千平方米,座北向南,属明清式建筑。馆内收藏有王铎的书法石刻共260余件,其中大型条幅74幅。有《疑山园帖》、《琅华馆帖》、《龟龙馆帖》等10余种碑帖,5种石刻长卷。王铎的其他遗墨真迹也被保存在该馆中,包括奏章、诗稿、王氏家谱、书画、自画像等。此外,馆内还陈列着当今海内外书法名家的作品380件,刻石190余方。
巩县石窟寺是继龙门石窟之后,北魏时期的又一座伟大的佛教艺术宝库。它位于京都洛阳东北约55公里处,邙山东段大力山下的石壁上。背依黄河,面向伊洛。这里山明水秀,林木繁茂,修竹葱郁,自古以来就是洛阳地区著名的游览胜地之一。石窟寺初名希玄寺,是一个雄伟壮观的建筑群。石窟雕刻始于宣武帝(元恪)景明年间(公元500-503年),以后的东魏、西魏、北齐、唐、宋、金、明,直至清代雍正年间,都进行过重修。佛像的雕造,以北魏为主,续刻以北齐和唐代较多。 石窟寺有石窟五处,......[查看详情]
唐朝大诗人杜甫的墓在洛阳市东约23公里的偃师县杜楼村北。墓碑为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所立,上刻“唐工部拾遗少陵杜文贞公之墓”。1956年重修该墓时在四周砌上青砖,呈八角形。墓北原有杜甫祖父杜审言墓,今已无存。再向北,有杜甫先祖、晋当阳侯杜预墓,尚存墓碑。杜甫故里在洛阳市东约65公里的巩县南窑湾村,今尚存一清静雅致的小院落,靠山有一砖砌窑洞,现建有故里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