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泸州钟鼓楼位于泸州城区北部。高20米,4层砖结构,楼顶5个尖塔,底呈正方形,边长6.45米,明嘉靖十六年(1537)泸州兵备佥事薛甲主持修造,主要作报时、报警之用。1927年,邑人税西恒向德国西门子公司购回大型自鸣钟4座,在顶楼4面安装,指针同时转动,自动报点,声及远郊。现环绕钟鼓楼建小游园,面积2100平方米,投资900多万元,有绿地、园林小品、小型喷泉等。
泸州桂圆,有着辉煌的历史。据史书记载,泸州桂圆栽培史不下2000年,可上溯到汉代。西晋文学家左思《蜀都赋》所言“旁 挺龙目(即龙眼),侧生荔枝,布绿叶之萋萋,绍朱实之离离。”即言及泸州桂圆。而张坝桂圆林,至少可追溯至清代“湖广填四川”时,已有两百年左右的历史。 张坝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现有桂圆树1.5万株,荔枝1000多株,楠木1000多株,柑桔上万株。其中上百年的树木6000多株,主要为桂圆树。 张坝桂圆作为中国内陆桂圆种质基因库......[查看详情]
位于沪州市纳溪区大洲驿永宁河东岸,距城 30公里。1916年1月袁世凯窃国,复辟帝制,蔡锷在云南组织护国军入川,叙沪之役,出奇制胜,是年7月在绝壁上刻“护国岩”三字以为纪念。每字方1米。其下勒石286个字,字大10厘米,略谓“民国四年,前总统袁世凯叛国称帝,国人恶之。滇始兴师致讨,是曰护国军。锷实董率之,逾军师次蜀南,与袁军遇于纳溪,血战弥月,还军大洲驿,盖将休兵以图再举”云云。文末署“蔡锷题,殷承献书,民国五年七月勒书”等字。
位于沪州市西郊。古称堡子山、宝山、沪峰山,明清以后始易今名。为“沪州八景”之一。是集自然风光、名胜古迹、人文轶事融为一体的综合景区。主景点忠山,名胜古迹众多,山巅原有宋庆元年间(1195—1200)建的武侯祠,昔每岁庙会,乡人“贡马相率,拜子庙前”,景况甚盛。庙已早废,但春游忠山,已成新俗。山方圆数里,玲珑秀丽,樟柏松楠一片葱茏;桃梅芍菊四季争妍,山色似锦,宛若画图。登临峰顶,纵目远眺,沧江、长江汇流,烟波浩渺,城市高楼栉比,江中舟揖如织。清代赵藩题忠山......[查看详情]
法王寺位于合江县二里乡凤凰山风景区,距县城四十公里,贵州赤水市十二公里,海拔820米。 法王寺系清同治年敕赐十方丛林,川南黔北著名古刹,始建于宋、元之际,兴于明、清。佛教禅宋临济正宗破山大师高足丈雪禅师,选定法王寺为蜀南黔北传法布道寺院,以宏扬佛法。清乾隆庚申年,成都奂宇、慧源、悟莲、德峰、果山等数代高僧勤勉创业,奏请大藏经、修藏经楼、建万寿亭、办佛学院,法王寺盛教昌隆,声名远播。 法王古刹占地8400平方米,建筑面积4800平方米,由山门、......[查看详情]
龙脑桥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泸县大田乡龙华村的九曲河上。明洪武年间(1368年—1398年)建。平桥,东西走向,长54米,宽1.9米,高5.3米,14墩、13孔。布局奇特,雄伟壮观。中部8座桥墩分别以巨石雕凿成吉祥走兽,计有四龙、二麒麟、一象、一狮。雕龙造形别致,口中衔“宝珠”,完全镂空,可用手拨动。风起时,龙鼻发出响声。象鼻卷曲,长牙上伸,胖身下垂,神态自若,给人以安祥、宁静之感。雄狮、麒麟栩栩如生,各具特色。该桥为石墩石梁式平桥,既末用榫卯衔接,也未用粘......[查看详情]
乐登天仙洞风景区为市级名胜风景区,位于纳溪乐登乡境内321国道旁、泸纳高等级公路纳溪段终点处,距泸州市区、泸飞机场、纳溪城区分别仅20公里、15公里、9公里,均为水泥路相连接,交通便利、区位优越。
三华山自然风景区植被丰富,集“奇、险、幽、特、峻、秀”于一身,风景区距纳溪城区35公里,距白节镇约10公里,规划面积达12平方公里。这里交通便利(正加紧三级路网建设),竹木资源十分丰富,形成了山青水秀的自然风光,拥有十六个主要景点和优美神奇的传说。 区域内奇石怪滩多姿多彩、碧流涓淌、飞瀑高悬、吐玉溅珠。三华山象三根玉笋并排矗立,峻秀挺拔;猫猫关高陡险峻,素有“小峨嵋”之称,赤水、合江、云南、贵州尽收眼底,让您心旷神怡、如入仙境;七里沟和秦沟溪水清......[查看详情]
福宝古镇距四川省合江县城42KM,是国家级福宝森林公园的门户,古镇始建于元末明初,到明末清初已“积众数百家,可为巨镇”,成为大漕河流域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中心。建镇时因交通极不方便,谋生艰难,故以庙宇兴场,得以取名佛保场,后因在一次大火后重建,在正街上挖到一直径七尺大的鹅卵石,后改名为佛宝新场。解放后更名为福宝场。福宝古镇依山而建,保存完好。其中的回龙街是全镇现保存最完整的一条古街,沿回龙桥而上,在大青石铺成的街道两旁,民房一间靠一间、大小不一,形成九......[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