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西出建瓯往南武路北行约二十公里,一处规模恢宏的古宅群便跃入眼帘,这就是清末被誉为"建瓯西出第一家"的伍石茶庄,这个被尘封了一百多年的古茶庄,随着旅游以及民间古 民居探寻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受到世人的关注。而伍石茶庄屏风墙上的两幅藏诗竹画因百年来无人参透,更成为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 伍石茶庄的崛起与近代建溪流域武夷山一带茶叶生产流通的繁荣有着密切的关系。据说该茶庄第一代主人伍富当年从闽西长汀县流落到伍石村做长工,由于他老实厚道、吃苦耐劳,很受一江西茶......[查看详情]
在建瓯东游党城现存明末清初的古民居群,这一民居保存着80多栋,建筑彩绘镂刻、雕梁画栋,面积达2万多平方米,其规模和精美程度在闽北也不多见。 来到建瓯东游党城沿着半月形的古街走进东游党城村,古式民居映入眼帘,民居多为两层砖瓦结构,四到八拼、二到三进厅的建筑,虽然没有都市大户人家那种恢宏气势,但建筑精美,砖雕、石雕、木雕、匾额都体现了当年造房工匠精湛的工艺水平,建筑的梁柱、斗拱、窗棂、天花都雕梁画栋,花鸟虫鱼,人物千姿百态,栩栩如生。有的梁架彩绘、拱斗......[查看详情]
福建省建瓯市境内现有各种木厝桥32座,惟吉阳玉溪步月桥独领风骚,久负盛名。这里空气新鲜,微风拂面,山川秀丽,一派田园风光一览无遗。步月桥是当地吉阳镇通往大夫、圭历、巧溪、张坑山区行政村的交通枢纽,是闽北现存最长、净跨度最大、伸臂木梁结构的木厝桥。 步月桥的历史 据史料记载,明正德十四年(1520年),由吉阳玉溪葛氏五世祖万宗公首捐建造了步月桥;清乾隆己丑年,该桥被商贾张士华在玉溪河放木时冲塌,赔偿七百万枚铜钱修复;到道光五年、光绪十九年,葛军操和......[查看详情]
2009年3月,“中国丹霞”申遗材料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审核,正式成为“申遗”提名项 目,拿到了2010年世界遗产大会的“入场券”。 丹霞申遗的最大困难:“地貌是一个地理、地质学概念,但‘丹霞地貌’只是中国学者的命名,没有得到国际地学界认可。”丹霞地貌所处的地层,国际地学界已有定论,叫做“红层”。拿一个国外学者没见过的名词去申遗,无异于问道于盲。 以申遗促学术,是中国学者希望达到的成果之一。如果丹霞地貌能成功申遗,意味着这一概念得到......[查看详情]
位于武夷山市区中部。原为护国寺和城隍庙旧址。民国20年(1931)6月15日,闽北红军首次解放崇安时,曾在此召开群众大会。民国21年8月,中共闽北分区委员会和闽北苏维埃政府迁进县城时,将此辟为公园,面积2.7万平方米,并命名为“列宁公园”,作为苏维埃活动中心和苏区人民的娱乐场所。 景色特点 这座“列宁公园”建于1932年。当年,无产阶级革命家方志敏率领红十军入闽作战开创了以崇安为中心闽北苏区的辉煌时期,以黄道为书记的闽北苏维埃政府仿效中央苏区做法,......[查看详情]
赤石村坐落在崇溪河畔。河对岸原是丘陵山地,现为烈士陵园;村后是一片千亩水田,现为武夷山机场跑道。村庄街道中心点有个百年古渡口,当年震惊中外的赤石暴动就发生在这里。陵园位于赤石渡口的公路旁,陵园石阶底座横在路边,多层的石阶像一座观礼台,将赤石渡口收入眼底。 景色特点 步入陵园顶端,是烈士安息的墓地,呈凸圆形状,墓穴正面的大理石上,刻着赤石暴动的简介。墓地正面1000多平方米水泥广场,可容纳上千人瞻仰和凭吊。墓地四周广植常青的杉树、柏树陪伴烈士。 ......[查看详情]
景区简介 九石渡景区在水北街镇境内,景区内丹山怪岩、碧溪清流,构成引人入胜的自然风光,那历经沧桑的寺庵、古瓷窑遗址唤起人们对悠悠岁月的思绪。历代均有名人到此游览,并留下诗文,给予景区丰富的文化内涵。其景区,一为金斗山景区,上有金斗观、仙人洞等11个景点:一为九石渡水路景区,乘坐旅游船游水路可观赏卧牛饮水、九石渡、老鼠岩等17个景点。在景区附近,还有古埠观前、谢鞠故居、东路岩庵水帘洞、轮藏寺、云峰寺诸胜,更有列为省文物保护单位、被誉......[查看详情]
位于邵武市西郊。依山傍水,占地面积38公顷。园内有众多的宋、元、明、清各代古建筑遗址和风景名胜,其中尤以沧浪阁、熙春朝阳、六嘘高啸、惠应祠、越王台最为出名。 沧浪阁在邵武市郊熙春山之东,俯临富屯溪。建于明万历年间,俗称八角楼。清雍正初年,为纪念南宋著名文学评论家和爱国诗人严羽而易名沧浪阁。阁内天井中种有黄杨、翠竹、桂花、石榴等,四季常青,鸟语花香。沧浪阁有严羽的《沧浪集》、《沧浪诗话》等著作。其阁顶,是欣赏富屯溪夜景的极好去处。 从沧浪阁沿溪......[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