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仙人台又名生死恋台,相传,在明末清初,有一位穷书生,爱上了一位富家小姐。两位年青人,情投意合。但他们的爱情一开始,就受到小姐家庭的强烈反对,痴情小姐就盼书生,有朝一日能登科中举,衣锦还乡,成就这段美好姻缘。 没想到书生屡屡落榜,眼看小姐,就要被她父母逼着改嫁他人,这对恋人绝望了,便在此双双殉情,并埋在仙人台上。曾有人在此题诗曰:"玉体双双悬崖边,诸多教训示表年,极端态度不足取,过头行为难愿心,情感不能总是火,仁爱终会水克金,宽阔天地各让步,悲剧人......[查看详情]
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设和平分县,置“县丞署”和“把总署”,隶属邵武府治,委派武官,驻兵防守。县丞署俗称“分县衙门”,位于古镇区东南隅的谢傅卷,坐西朝东,现有建筑面积约500余平方米,两进厅,五开间,构架以抬梁式与穿斗式结合,用材硕大,保留明代建筑遗风,气派宏伟壮观。大厅为县丞审案的公堂,大门外左侧檐前遗存一块专给犯人枷号示众的方石,称“罚站石”,一对脚印痕迹清晰可见。署衙前右侧原有关押人犯的牢房(俗称“班房”)。署衙前一大片空旷的坪地,为驻防官兵......[查看详情]
云窝位于接笋峰西壁岩下,云窝周围环绕着响声岩、丹炉岩、仙迹岩、天柱峰、更衣台、天游峰、苍屏峰。云窝这里巨石倚立,背岩临水,云窝地处武夷山风景区精华地带,云窝为武夷首胜之区。 云窝有大小洞穴十余处。每当冬春二季的早晚,从洞穴里常常会冒出一缕缕淡淡的云雾,在峰石之间轻飏游荡,时而聚集一团,时而又飘散下来,舒卷自如,变幻莫测,故名云窝。 云窝有上、下之分,铁象岩上,叫上云窝;岩下,叫下云窝。据《武夷山志》记载:云窝历来是古代文人墨客、名宦隐者潜居......[查看详情]
一线天又名雌雄一线天,与南京堂毗邻。一线天到处都有,这里的一线天奇就奇在一座山上有两道一线天,相隔不足两百米。站在底下往上望,但见一线天光,狭窄之处须侧身而过。游人可以从雌一线天往山顶登,从雄一线天下来,反之亦可。站在山顶上可望见奇峰怪石,苍莽林海,观赏山谷中的长叶榧在阳光的照射下闪着银光的美景。 该处有一座巨岩,宛若城廓,名甫灵岩。岩倾斜而出,覆盖三个毗邻的山洞,其顶有裂隙100余丈,宽不及1米。探身洞中,仰观崖顶裂隙,可见天光一线奇景,此即“一线......[查看详情]
素有“山川清明伟丽,为东南之最”美称的延平湖,自然景观独特,是闽北“绿色金库”南平市新兴旅游胜地。它东起闽江上游的樟湖镇高洲村,西北至南平市区,水域全长67公里,水面达100多平方公里,沿湖有樟湖、太平、炉下、夏道、南山等11个乡镇,是1993年水口电站建成蓄水后形成的人工湖泊,其规模居福建省之冠,因南平古称“延平府”而得名,原福建省委书记项南为延平湖题名。 延平湖风光旖旎,是八闽生态和水文化旅游宝地,人们将其与武夷山并称誉为“北山南水”。当你......[查看详情]
游定夫祠位于南平市区城东28公里的南山镇凤池村。该祠建于元延佑三年(1316年),由游定夫九世孙游以仁建。明清时四次重修。现祠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遗存,主体部分基本完好。1988年游氏后裔集资维修,并在祠内设游定夫纪念馆。 游酢,字定夫,生于建阳市麻沙镇长平富垅村,北宋理学家,程门四大弟子之一,系典故“程门立雪”的主人翁之一。其孙移居南平南山镇建祠祀之。祠占地1197平方米,建筑面积646平方米。其部分建筑木雕图案资料被收入《中国美术图集......[查看详情]
鹰嘴岩位于山北天心景区,从古崖居往西行约数百米,便可看见一座形似雄鹰的巨岩。鹰嘴岩是一座浑然一体的巨岩,光秃秃的岩顶,东端向前突出,尖曲如喙,宛如一只展翅欲飞、搏击长空的雄鹰。尤其是钩形的“鹰嘴”上生长着一株古老的刺柏,给鹰嘴岩增添了神韵和飘逸,令人惊叹称绝。因此,她又被称为是武夷山最奇特的岩峰。度假区距鹰嘴岩约6.5公里 从天车架往西行约数百米,便可看见一座形似雄鹰的巨岩。“雄鹰独立健无伦,锐喙昂头实逼真。岂是神山厌凡鸟,欲君奋击绝器尘”。形象、......[查看详情]
永丰禅寺始建于后唐公元868年,由本邑辟之古佛,法号澡光和尚与陈有佑公施主捐资筹建,取名永丰仁寿寺,后又名桃枝寺(因仙桃为仙界清净之果,桃枝上挑花盛开则见佛,故名桃枝寺)。到了宋朝即公元1013年,又再度扩建。武夷山名僧扣冰和尚(辟之古佛化身)曾在此寺担任住持,被尊称为扣冰古佛,当时还封为闽国国师。在名师主持下,香火极盛,在国内外小有名气,但由于历代战乱,又经文革动乱破四旧所损,造成寺庙满目苍夷。今在国家改革开放政策指引下,永丰禅寺不但恢复原貌,还扩建......[查看详情]
湛卢山位于城南十公里茶平乡境内,广袤数十里,山峦叠嶂,有湛云峰、玉女峰、剑峰崎立,形似笔架,时有云雾凝聚,晦明无定。登临湛云峰之巅,可观赏旭日初升,云海变幻等奇景,可俯瞰松溪城郊全貌。春秋时,欧冶子奉越王允常之命,到山中冶炼湛卢宝剑,因此得名,故又有"天下第一剑山"之说。宋代理学家朱熹曾在此筑吟室,讲学授传,后人在山麓建湛卢书院。湛云峰下有清凉寺,寺中南侧袭古殿原陈戬祠,山麓有"续贤庵"旧址,山中有试剑石。1986年从山岱村建简易公路,直达清凉寺前。沿......[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