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造型庄重、严谨的武夷山朱熹纪念馆,朱熹纪念馆是一座于1990年落成的庑殿式大院。朱熹纪念馆内悬挂着新近书写的匾额、楹联,朱熹纪念馆其中有不少联文,语言精练、寓意深长,文彩斐然。古朴的大门上高悬着一块大匾,题为“朱熹纪念馆”五个醒目大字。朱熹纪念馆是方毅同志在武夷山视察时留下的墨宝,庄重、苍劲,有书法大家的风范。 朱熹在武夷山讲学40余年,继承和发展了理学体系。殿前大门两侧的草书楹联表达了朱熹继承和发展的深邃意义。联曰:“接伊洛之渊源,开闽......[查看详情]
馀庆桥 位于武夷山市区南门,俗称南门花桥,为横跨崇阳溪,通往赤石、五夫的一座木石结构的拱桥。清光绪十五年(1889,乡绅朱敬熙为其母做寿,捐资3万元构建馀庆、垂裕二桥。两桥在崇阳溪的溪中洲渚处相接。后垂裕桥毁于火灾, 馀庆桥独存至今已百余年。馀庆桥全长79.2米,宽6.7米,高8.6米,是一座两台、两墩、三孔的双曲木石拱桥。除桥墩用石板砌叠外,其余全部采用杉木交叉拱曲而成,不用钢铁柳钉衔接。桥面正中用薄石板铺砌,两旁用河卵石铺砌。桥面两侧立有木灯柱52根,......[查看详情]
在东门街李家巷巷口。李家巷内为宋丞相李纲第七子秀之一支的后裔聚居处,故名“李家巷”。因有此“岁进士”牌坊,又称“进士巷”。 “岁进士”牌坊始建于清康熙间,为康熙二十七年(1688)岁进士李友杜所立,清同治间重立,为砖构过街牌坊,无柱,一门。清代时,此李姓家族有三名“岁进士”:顺治五年(1648)李友桃,康熙二十七年(1688)李友杜,嘉庆十五年(1810)李茂春。 价值:各地遗存的古建牌坊为数不少,但多为旌表和标......[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