屏山岩座落于古城深澳后面的“西天岭”,也称金针峰的地方。高大的门楼正中悬挂着原广东省政协主席吴南生题写的“屏山岩”牌匾。进入门楼,便见弥勒佛笑口相迎。弥勒佛背后,手执金刚的韦驮立像形象威武。内埕东西厢是祖堂和客厅,中座耸起一座高台。踏着石级,上了拜亭,但见内外四根立柱上刻着对联:“翠竹黄华皆实相,清池皓月照禅心”、“定境寂时烦恼寂,持心平处世间平”。 拜亭后的大雄宝殿供奉释迦如来佛和善贤菩萨、大势济菩萨,显得宝像庄严;东西两侧各供奉达摩祖师和坑兰菩萨。据说一身文官服饰的坑兰,原是朝廷官员,曾为维护佛门利益竭诚尽力,死后被当作菩萨奉祀。大雄宝殿后,在古榕掩映之中是一处宽敞典雅雕栏玉砌的藏经楼。藏经楼除珍藏佛教典籍外,还供奉十八罗汉。藏经楼前东西两室,分别是地藏阁和观音阁。藏经楼后的高丘上,有一座拔地而起的七级浮屠“金针塔”,八面玲珑,直揷霄汉。屏山岩右侧高坡,有一飞檐翘角,装饰华丽的景亭,名为“宾山亭”。亭额是建亭僧人释定持所题。建亭听说是为纪念有功于寺的一位先人:相传清朝初年,福建人黄宾山、林慈恒夫妇来到南澳,在深澳双燕山西天岭居住,以种养“金针菜”为生。一日忽梦老者指点,谓以所创宅地,悉捐佛门,自获福荫。两老依言建寺,以后续建者,也以“宾山”名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