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五台山塔院寺方丈院内,设有毛泽东故居陈列馆。1948年春天,毛泽东率领中共中央机关离开延安,路经晋西北,开赴河北省西柏坡,故居在台怀镇塔院寺。后院正房的左间,就是毛泽东当年故居的住室。室内按原样陈设,炕上铺一床军被,地上摆一张木桌,放有砚台和插着毛笔的竹筒,桌子前有一把木椅,木桌和炕沿中间的方台上放火盆,上架一只铜茶壶。后院东房三间,中间是堂屋,左右两间分别是周恩来和任弼时当年故居室。
在山西太谷县城内西南隅普慈寺内。寺址原为白塔村,北齐时徙县址于此。寺创于晋泰始八年(公元272年),原名无边寺,北宋治平年间重修,改额“普慈寺”。 北宋元佑五年(1090年)续修,寺中建塔,高耸凌空,顶有尊胜石幢,垩久而白色不减,俗称白塔。元明清各代屡经修补。现除白塔为宋代遗物外,其他如乐楼、大殿、厢房、配殿、藏经阁等,雕刻华丽,彩绘鲜艳,皆为清代建筑。 塔平面八角形,七层,高50米,每层有出檐及平座,檐座之下皆有斗拱,各层拱券门洞与檐外相通,并雕......[查看详情]
凡名挂“正街”两字的街巷,严格地讲都应该是呈正北正南走向的。但是,在后来的使用中,对那些呈正东正西走向的街巷,往往也出现“正街”的字样。然而,绝少有像“天地坛正街”这样,既非正南正北走向,也非正东正西走向,而是呈西北至东南走向。何以出现如此现象呢?不揣冒昧地说,这是一个工作中的失误。这是对汉语的文字中“正”的概念,理解偏颇的一个具体反映。我想,当年的命名者之所以要给这条街加上“正街”的字样,可能是为了与其它的派生巷——天地坛一巷、二巷……,起个区别的作用吧......[查看详情]
太原有许多美丽的街巷,也有许多美丽的街名,杏花岭,就是其中之一。 说及杏花岭,那在太原是小有名气的街巷,对于体育爱好者来说,那是建国以来,太原最大的体育活动中心,也是他们心目中的明珠。但是,如今的杏花岭,既无杏树、杏花,更无坡岭之势。这是为什么呢? 杏花岭原本不是一条街,也不是一个街名,而是一个花园林苑的名称,是诞生于五、六百年之前的明晋王府花园之一。当时的杏花岭,确实是个有坡有岭,遍植杏树,令人赏心悦目的去处。它与毗邻的松花坡,亦称松花园,相映为......[查看详情]
太原市有两条街叫做“缉虎营”。一条位于解放路东侧,名“东缉虎营”;一条位居解放路西侧,名“西缉虎营”。它们隔解放路相望。追溯东、西缉虎营的成街历史及得名缘起,似需上及明初。早在明洪武年间,这两条街实为一街,街名叫做“广昌府前街”。因此街位于广昌王朱济熵府宅之前,故名。广昌王朱济熵是第一代晋藩朱(木冈)的七儿子,所以广昌王府也别称“七府”,由是之故,广昌府前街也称“七府前街”。据说晋王有七个儿子,其七子聪明尚武,颇受青睐,当年晋王府兵丁便由广昌王辖带,驻于广......[查看详情]
青草坡乡村旅游区位于阳曲县黄寨镇上安村,占地面积2000余亩。距县城5公里,南距省城太原23公里,北去忻州49公里。距大运高速黄寨入口及大运108国道只有10分钟路程,交通十分便利。 1、大禹治水与上安村 青草坡景区所在的村庄名为上安村,是一个千年古村,具有丰厚的文化、历史底蕴。上安村原名上岸村,因在大禹治水时期,晋阳湖涨潮至此,故名曰上岸村,后人们为图吉利,将村名改为上安村,村北神堂坡就留有大禹治水的足迹。 由于交通方便,上安村一度是民间......[查看详情]
享受雪上驰骋的快感曦岭国际滑雪场,由国际滑雪协会权威人士规划设计,有初中高级雪道6条,总长度达6000余米,落差达129米,引进国外先进的造雪系统,拥有国际领先设计水平的W型雪道,在山西地区雪道算宽的,技术算很专业的雪场。除滑雪外,同时准备了雪地摩托、雪上飞碟、狗拉爬犁、马拉爬犁、滑冰、冰尜等多种娱乐项目,可满足不同的需要。独具风格的雪具大厅、完善的餐饮和住宿条件、优雅怡人的咖啡厅、设施齐全的多功能会议厅、舒适的VIP休息室、可同时容纳千余车辆停放的近万平......[查看详情]
柴村镇呼延村,位于太原城西北,西靠崛围山,东临汾河滩,是尖草坪区三大村之一,也是柴村镇最大的村子。全村共有1058户,4056人,总耕地面积4000余亩。汾西公路村中过,柴西公路贯南北,交通便利。全村共拥有各种大型机械,运输车辆400余部。矿产资源丰富,建有规模性生产石料、白灰、水洗砂、予拌砼的大型企业,是太原城镇建设用地材的主要生产基地。农业上,以河地葡果、节能大棚温室、坡地干鲜果品,生态植物观赏园为主导产业,并于汾河二库,崛围山旅游区,以及引黄净化......[查看详情]
督军府旧址位于太原城区府东街西侧,北宋以前,这里是晋文公(重耳)庙。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改建为潘美的帅府衙门,元为中书省,明清为抚署,至辛亥革命前,这里一直是明、清两代山西抚衙门的所在地。辛亥革命以后,为山西都督府。山西督军府是在原清代衙门的基础上,从民国7年(1918)开始陆续改建的。1916年阎锡山任山西省督军,并以此作为督军衙门,故名督军府。 旧址坐北朝南,占地约2.5万平方米。中轴线自南而北原来排列着影壁、大门、仪门、东西二层廊楼、大堂......[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