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鹅毛口遗址,在怀仁县城西北10公里鹅毛口镇鹅毛口村西1公里处的瓜地沟内。瓜地沟又分为大瓜地沟和小瓜地沟,是桑干河的支流——鹅毛河的两条小冲沟。遗址就在两条冲沟的源头一带和源头周围几个相连的小山包上。该遗址是一个石器制造场,范围约两万平方米,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1963年7月在山西北部考察时发现。制作石器的原料以凝灰岩为主,次为煌斑岩,极少数是石英岩制作的。石器类型有砍砸器、尖状器、刮削器、龟背状斧形器、石斧、石锄、石锤、石镰等。鹅毛口遗址的石器绝大多数是打......[查看详情]
金沙滩墓群在怀仁县城南25公里的金沙滩镇第三作村南及尚南头村西一带。年代为汉代。大型封土的墓葬现存共16个,没有封土的墓葬比比皆是。 配合基建施工曾发掘了7个大中型、30余个小型墓葬,大多数是汉代墓。大中型墓都是砖室墓,分为单室墓、多室墓两种,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小型墓有竖穴土坑和砖室两种。随葬品主要有陶壶、陶楼、陶灶等,也有少量釉陶、漆耳杯、漆盘、石桌、铜镜。曾出土汉代墓葬中罕见的铺地方花砖。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太原有三条以“华门”命名的古街小巷,以其所处原晋王府的地理方位,依次叫做“西华门”、“东华门”、“南华门”。述及华门诸街,必然要追溯其有明一代,显赫于三晋大地的晋王府邸——晋王府城。 元之季年,朱元璋领导的明军,驱逐元顺帝,定鼎南京,建立明王朝。明初,被驱出长城之外的元王朝残余势力,时刻图谋复辟,经常率军南下骚扰明之北境。为防御元势力的南扰,巩固既得的政权,朱元璋分封诸子为王,藩篱北境。号称为“多谋善断,威猛能征”的三子朱(木冈),遂被封爵晋王......[查看详情]
圣寿寺也称天龙寺,创建于北齐皇建元年,寺内天王殿、药师殿、大雄宝殿、九莲洞、钟楼、禅堂院等古建筑雕梁画栋、金碧辉煌,气魄雄伟。寺门前的“蟠龙奇松”更为天龙山一绝。 住宿: 一般不会在景区住宿。在寺外左手边100米处有个天龙山庄。他于1993年7月建成,山庄占地面积3000平方米,建筑面积800平方米。有客房十余套。会议厅、餐厅、游艺厅等附属设施一应俱全。在山庄下榻,早迎朝阳,晚观山色,常饮龙泉圣水,可祛病怡神。 交通: 圣寿寺同天龙山石窟在同一景区......[查看详情]
碑林公园位于太原市迎泽大街桥东南的康乐街西端,面临汾河。公园占地面积22000平方米,园内,有一进四院仿明清建筑,石山,回廊,池水,亭阁,结构严谨,布局得体,是一处园林荟苹的景点。 园内、各种建筑多以傅山书写的条幅题名。得香池,为傅山“得造花香”命名。承颜堂、鼎臣殿皆为大型建筑物。 傅山,太原人,为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思想家、书画艺术家。他的书法自成一格,从晋唐人手一上溯篆捅,博采诸家之长融汇贯通,真草隶篆无—不精,成为—一代名家宗师。 ......[查看详情]
晋府沧桑顾名思义,即山西省政府,位于太原市府东街 101号。始建于北宋初期,迄今已渡过一千多个风雨春秋。千余年来伴随着改朝换代,历经沧桑,屡经修缮、改建和扩建,一直为山西的政治中心、决策者的府第。北宋大将潘美曾在此扎营做帅府,后为州治、府治。金朝为河东路治。元代为行中书省治。明、清两代统治者又将此院作为山西的巡抚衙门。辛亥革命后为阎锡山的督军府、山西省政府、太原绥靖公署。抗战初为第二战区长官司令部。太原沦陷后为日伪山西省行政公署所在地。日寇投降后,再度为......[查看详情]
榆次后沟古村位于榆次区东赵乡,与寿阳县相邻,全村有75户人家、280多口人,是榆次区一个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可考历史可以上溯到唐代。村庄建筑接近陕北窑居,沿河岸依山势而建,保留了砖窑三合院、四合院、独立式窑洞等大量古建筑和精美的砖雕、木雕、石雕。村中精巧别致的古戏台、观音堂、菩萨殿,堪称北方民俗文化的活化石。 后沟村以其古朴的农耕文化、纯正的自然文化、传统的信仰文化、灵动的生态文化,构成了完整的民间文化体系。 2003年1月,榆次后沟古村......[查看详情]
大德通票号是由祁县乔氏在中堂创办,其前身是大德兴茶庄,约咸丰时已兼营汇兑,同治初年专营汇兑,约光绪十年(1884)四月正式改名为大德通票号,总号设在祁县城内小东街,1937年“七七事变”后,总号迁北京。 总号设有总经理、协理。下有坐柜一人,会计、文牍、外勤各三四人,另有学徒二三十人。总经理高钰,祁县子洪人;协理高章甫,祁县西六支村人。最初资本六万两,中期增至12万两,最后增至35万两。在北京、天津、张家口、石家庄、沈阳、营口、呼......[查看详情]
宏晋银号旧址位于祁县县城西大街14号,县级文物保护单位。1917年由乔家堡村在中堂乔映奎创办。最初资本白洋6万元。1920年,因连年无盈利,乔抽走全部资本,改由闫维藩、杨炳接办。采用股份制,总计发行小票30余万元。闫为董事长、杨为经理。在太原、绥远、天津、安东、洪洞等地设有分号。1940年倒闭。旧址门面阔8间,深3间,现为工行,后为东西两院,坐南向北,东院现存26间房屋,西院现存10间房屋,总占地面积约780平方米。 ......[查看详情]
三晋源”票号是渠源浈在祁县独资经营的票号,开办于清同治元年(1862年),经历72年,1924年改为银号,1935年歇业,是经营时间较长的晋商“三大票号”之一。总号设在祁县城内财神庙街,曾在京津沪等地设有分号。“三晋源”票号承汇款以信誉为先,保证顾客凭票到承汇地按时取款,除汇兑业务外也发行银票。电视连续剧《昌晋源票号》说的就是渠家“三晋源”票号的故事。 新开放的“三晋源”票号再现了当时票号的兴衰轨迹,以充分的实物为游客展......[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