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咸阳景点 > 平陵

平陵

详细地址: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汉昭帝刘弗之陵,平陵由茂陵东行6公里即今咸阳市秦都区平陵乡大王村东南的两个大冢,当为汉昭帝刘弗陵和孝昭上官皇后的合葬陵,因该陵地处汉代始平原边,故得名曰“平陵”。 
   刘弗原名刘弗陵,汉武帝幼子,8岁即位,在位13年,元平元年(前174)21岁时刘弗陵不明不白地暴死于未央宫中,遂安葬于东距未央前殿22公里、西距其父茂陵6公里的平陵陵园西北大冢中。陵冢封土为覆斗形,底部周长2700米,高29.2米。东有上官皇后陵。原有陪葬墓57座,现存23座。主要有窦婴墓、夏侯胜墓、朱云墓、张禹墓、韦贤墓等。
  平陵位于咸阳市秦都区大王村至互助村之间,包括汉昭帝的平陵和上官皇后的陵墓,所在的地势为咸阳二道塬一块稍微突出的平地上,两座封土东西相距700米,海拔约480多米。
   平陵在茂陵东边12里,封土堆高29米。平陵陵园呈正方形,垣墙边长三百八十米,四面正中各有阙门,与陵冢相对。现东,南二门阙犹存,门阙呈条形,用夯土筑成,夯层厚为6至8厘米。陵园西北角有面积较大的建筑遗址,残存大量汉代砖瓦,还有方形沙石质柱础和砖砌八角形水井,估计是守陵人员的居室。
   位于东边的东陵地势中部高、四周低,四面都有夯筑垣墙,这意味着东陵是一个四面有墙体的陵园。东陵封土底面边长160—170米,高约32米,封土外四面中间部分都发现有平面为梯形的墓道。陵园平面为四方形,垣墙约5米宽,东墙长404米,西墙长429米,南墙长416米,北墙长428米。
  垣墙的中部还分别有门阙建筑,其中东、南两处的门阙地面发现有高约两米的砖瓦残片堆积。各个门阙的长度在30—70米之间,宽度在12—40米之间,门道的宽度是6—8米,其中东门阙最宽大,代表着陵园的主方向是东方。 
     在昭帝与上官皇后的陵园中间,有一条宽5米的道路,将两陵连接起来。考古工作者在路的两侧分别发现了东西向排列的成组玉器,每一组相距约2米,均由玉壁和玉圭组合而成,每组都是中间放一枚玉壁,四周均匀围绕七、八个玉圭,圭尖一致朝向中央的玉壁。这些玉器肯定是为当时的祭祀而埋。
  平陵陵邑位于陵园东北,今李都村、庞村一带。 《汉书·宣帝纪》载:本始元年(公元前73年)正月,募郡国吏民訾百万以上徙平陵,第二年又“以水衡钱为平陵,徙民起第宅”。今在陵邑遗址内发现当年制骨、制陶作坊遗迹和部分建筑遗址,出土较多有火烧和锯过痕迹的骨料及板瓦、瓦当、残陶器、铜鼎、铁铧、镢、镂角、逼土等、遗址内汉瓦残片比比皆是,俯首可拾。由此推测,当年陵邑内建筑必是栉比麟次,相当繁华。
    平陵东南是汉昭帝“徘徊庙”遗址,庙建筑在一个高3米的夯土台上,今台上仍有汉代板瓦和筒瓦、方格纹方砖、凤纹空心砖、“长生无极”瓦当等,平陵东侧是陪葬墓群,今封土保存较完整的有11座,保存较差的12座(其中1座在陵北)。

交通信息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