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您所在的位置: 全程网首页 > 忻州景点 > 圆照寺

圆照寺

考古遗迹

详细地址:

开放时间:

景点简介: [查看全文]

景点简介

显通寺钟楼前上方,有一条别具一格的通道:沿灵鹫峰小山瘠,从底到顶石台阶叠叠升高,左拐右折。石台阶通向的第一座寺院叫圆照寺。该寺古称普宁寺,明永乐初年,印度高僧室利沙来华传教,应沼十大善殿讲经论法,深得永乐皇帝的欣赏,敕封其为“圆觉妙应辅国光范大善国师”,赐给金印、旌幢,让其到五台山讲经、室利沙在五台山就住在显通寺。明宣德初,室利沙又被召人,奉旨讲法。佛事活动告一段落后,请旨归山,没有得到皇帝的准旨。谁料就在请旨未准的第二天,室利沙无疾而亡。佛教称为圆寂。宣德皇帝闻讯后,深感痛悼,降旨御祭火化,并将其舍利于一分为二,建塔珍藏。一塔在今北京,建寺闩真觉;一塔在五台山,建寺曰圆照寺。明清屡修,现今占地面积一万二千六百平方米,计有殿堂楼房八十余间。寺院坐落的地势稍高,所以显得开朗。站在山门前的平台上,俯视显通寺、杨林街,平望大白塔,使人心胸舒畅。

此寺的山门与众不同,一般寺庙的山门是“三门”,而这里的山门是“五门”,称为“五前门”,是五台山寺庙中独一无二的山门。进山门,寺前有石狮一对,第一座大殿是天王殿,内塑四大金刚,柱子上悬一本联:“出则弘称,六度化七趣,同归正党”;“人以德量,三脱疑四圣,共证泥洹”。第二座大殿是大佛殿,为此寺的正殿。为什么不像其它寺庙有具体名称呢?原来,明代五台山绝大部分寺庙是青庙,俗称和尚庙。而新建的圆照寺属黄庙,就是后来俗称的喇嘛庙。殿外左角,嵌有文殊菩萨化成贫女赴斋的偈像石碑一通,碑中还刻有四句偈语,与塔院寺文殊发塔的传说内容一样。传说文殊菩萨在塔院寺“无遮大会斋”上化成贫女乞食,施发以后。即在圆照寺上空显示真容,故在此处立碑造像。正殿后,有藏式白塔一座,高五丈,四角各设小塔,造型奇特。圆照寺的声誉大,就在这座塔上,它是中国和尼泊尔佛教友好往来的历史见证,塔中藏有尼泊尔高增室利沙的舍利子。明永乐年间,西藏黄教祖师宗喀巴的弟子降全曲尔计来五台山弘扬黄教佛法,就住在此寺。所以,圆照寺又是五台山佛教圣地黄教流传开来的圣寺。第三座殿称都刚殿。都刚,亦称僧录,是佛教界增教名,后秦始置,后废;唐重置,负责掌握全国寺观、僧籍以及增官补授事宜。因唐代五台山佛教最盛,所以佛教内部沿用此词。都刚殿,足供奉室利沙的殿堂。中轴线两侧,皆为侧楼、配楼、厢房、僧舍。

交通信息

忻州是晋北的交通枢纽,京原铁路、北同蒲铁路、朔黄铁路在城区交汇。京原、大运、宁长等国道和原太高速公路交汇于城内,贯穿全市。新原高速公路正在修建。市、乡、村三级公路纵横交错,实现了乡乡通油路。

特惠政策

温馨提示

周边景点推荐

相关线路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