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广仁寺占地面积三千六百平方米,有殿堂房舍五十余间。全寺有院落三重。第一进院落中有钟楼、鼓楼,主殿为天王殿;第二进院落的主殿为文殊殿,又叫宗喀巴大师殿;第三进院落的主殿叫大佛殿,又叫弥勒殿。这三重院落的两旁是二层楼房,为接待四方信徒之处所。所以,广仁寺规模虽不大,布局却很严谨,中轴线分明,左右配房对称。
此洞形成于新生代第四纪冰川期,距今约三百万年,故名万年冰洞。她的奇特之处在于以本地的气候条件论,根本构不成结冰的环境,可洞内却四季冰封。即使三伏炎夏,洞外绿草如茵、百花盛开,洞内却寒气逼人、冰雕玉砌,且愈往地层深处冰层愈厚,与越往深处气温越高的常规地质情形形成强烈的反差。更使人们奇叹不已的是:与冰洞相距不到二百米处,有一处千年不熄的地火,当地人称千年火山。这一冰一火,本是相克,却奇妙地共存于同一山上,可谓举世奇观。
原平大营温泉景区位于山西省原平市北郊20公里处,占地面积328亩,属纯农业经济带。其气候温和、环境宜人、地域辽阔、植被完好,是华北地区典型的绿色生态区域之一。大营温泉景区现已探明的天然热矿水面积22平方公里,井口出水温度48-57℃,单井流量960吨/日,属第三类硫化氢矿泉水,含10多种对人体有益的元素,其中氢、锶元素含量居全国之首。其物华天宝、资源奇特、温泉水质上乘、储量丰富、补给源充足,堪称“华北第一泉”。其拥有大、中、小型旅游馆四座、别墅70幢、宾馆......[查看详情]
万 佛 寺(第三批省保) 时代:明、清 地址:山西宁武县城关镇西关 又称万佛禅寺,俗称万佛洞。背依万佛梁山,前临桑干河支流恢河。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清顺治年间(1644—1661年)又予扩建,始成今日规模。现存为明、清建筑风格。 寺坐北朝南,分前后两进院落,总占地面积约300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牌楼、山门、钟楼、过殿、正殿、毗卢殿、观音楼,左右为东西配殿、僧房。现存建筑除牌楼、钟楼在“文革”期间被拆......[查看详情]
尽管早知道五台山是久负盛名的避暑胜地,农历六、七月,三伏骄阳炎炎,燥热难耐,然而五台山却气候清凉,爽快宜人。这里峰峦叠翠,嘉木葱笼,野花烂漫,清泉遍地,伽蓝寺宇,散布其间。时有清风徐徐,拂人面颊,蓝天上白云从头上飘过,洒一阵碎雨,复又阳光灿烂,满目清新。盛夏白昼,气温适中,早晚还略显些凉意。 人云:“山不在高,有仙则名”。而五台山,则是群仙毕至。且看其山势,既雄伟,又舒缓含蓄,非纯有险峻者可比。所以,那灵气的寺院,卓越的山景,还是久久的萦......[查看详情]
偏关在山西偏关县。与宁武,雁门合称三关,东衔管涔山,西濒偏关河,因东仰西伏,又称偏关。五代迄宋曾置偏砦,元时改关。现关城为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改筑,并置偏头所,太原镇总兵驻此。清改置县,属宁政府,辖边墙四道。头道边在关北60公里处,东接平鲁县崖头墩界,西抵黄河,长150公里。二道边在关北30公里处,北贯草垛山,西抵黄河岸老牛湾,南连河曲县石梯隘口,迤东达老营好汉山。长城至此分为内外,外长城即山西,内蒙古自然分界。三道边在关东北15公里处,东接......[查看详情]
巍巍恒山,沿代县北境逶迤绵延。蜿蜒于山巅的内长城,犹如玉带联珠,将雁门山、馒头山、草垛山联成一体。它北依雁北高原,南屏忻定盆地。著名的雁门古塞就建筑在峻拔的雁门山脊。 雁门山,古称勾注山。这里群峰挺拔、地势险要。自建雁门关后,更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势,它“外壮大同之藩卫,内固太原之锁钥,根抵三关,咽喉全晋”。相传每年春来,南雁北飞,口衔芦叶,飞到雁门盘旋半晌,直到叶落方可过关。故有“雁门山者,雁飞出其间”的说法(《山海经》)。雁门山......[查看详情]
赵杲观是国家级森林公园、洞窟文化景区,建于北魏初年,自向外界推出后,游人络绎不绝,受到了各方面的好评。赵杲观,亦被人称为天台寺,位于代县县城西南23公里天台山沟掌里。寺庙分为南北两部分,南有大佛殿、古南洞、厂室三楹,是佛教僧侣居住处。北部是观音阁,内有天然石洞,外建五层楼阁,依崖开凿卯洞,梁架结构与崖石交接构成,构造精巧。阁内,有铁索,可攀索而上。阁东是九仙女洞,再往东南是3层楼阁,亦可以履铁索而上,名为“仙阁梯云”。
宁武关在山西宁武县。为内长城重要关隘,关城筑于明景泰均有修葺。三关镇守总兵驻此。原辖边墙20公里。内长城原分三路,宁武为中路,雁门关为东路,偏头关为西路。《边防考》谓:“以重兵驻此,东可以卫雁门,西可以援偏头,北可以应云朔,盖地利得世。”今关城已圮,两侧之长城遗迹尚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