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龙泉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5公里九龙岗山腰,故又俗名九龙岗。龙泉寺原为杨家将家庙,寺旁有泉曰龙泉,寺由此而得名。 始建于宋代,民国初期重建,占地15950平方米,殿堂僧舍165间。现存影壁,台级,牌坊和三座院落。 影壁中间镶嵌有一石雕刻,文殊骑狮居中,人物花卉满布四周,构图严谨,神情逼真。向北登108 级台阶即达山门,门前汉白玉石狮一对,勾栏小拱桥一座,石牌坊一座,旗杆高耸于两侧,雕工均佳。其中石牌坊最引人神往,从基石,抱柱,斜戗,额枋,斗拱到瓦顶,脊兽......[查看详情]
在山西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李家庄西侧。 寺坐北向南,有山门,龙王殿 ,菩萨殿和大佛殿等主要建筑,围成一个四合院形式。创建年代不详,大殿平梁下保存有墨书题记,足证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晚唐时武宗“会昌灭法”,佛寺大都毁,南禅寺地处偏辟,幸免毁坏,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唐代木构建筑。大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 殿前有宽敞的月台,柱上安有雄健的斗拱,承托屋檐,殿内无柱,四椽状通达前后檐柱之外,梁架结构简练屋顶举折平缓,说明我国唐代建筑技术已有很......[查看详情]
南山寺是佑国寺,极乐寺,善德堂的合称。在五台台怀镇南3公里山腰。元元贞二年(1296年)创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建,清代增修,将三寺合并,改称今名。民国初年又予扩建,全部联成一体。区背山面水,林荫蔽日。寺依山 势建造,高低错落,层迭有致,有亭台楼阁,殿堂古塔三百余间。 南山寺寺前坡道林荫覆盖,山门下筑石磴一百零八级,门前影壁砖雕细致,门上钟楼建造精巧。寺内殿宇形式结构各具特色,台极甚多,两. 侧栏板望柱上雕人物,花卉,鸟兽,故事等图案。各殿檐......[查看详情]
崞阳城隍庙位于原平市崞阳镇北街村。始建年代不详,根据崞县县志记载,明代弘治五年(1492)建正殿五间,东西廊坊各十间,正殿及两侧廊坊为明代遗构,正殿抱厦梁架有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题记,正殿抱厦及西北偏殿为清代遗构。东西长38.4米,南北宽96.8米,占地面积约3217平方米.坐北朝南。一进院布局,中轴线现存有正殿1栋,两侧建有配殿,西北角建有偏殿。正殿砖砌台基,面宽五间,进深六椽,七檩前后廊式构架,前檐斗栱为五踩,后檐为三踩斗栱,单檐悬山顶。......[查看详情]
白云寺,创建年代不详,但据明代嘉靖二十五年(公元1546年)的碑刻记载,当时曾对白云寺内的南殿进行过修补。以后,民国19年时又曾重修。寺院背靠南坡山,面对东山顶,山载危岩,下临深谷,依山做基,就岩起屋,结构奇特,造形协调。 其殿宇楼阁的布局,地方特色颇浓,对称中有变化,分散中有联系。回廊可周旋,街道能上下,是一座劳动人民别出心裁的杰作。在离寺不远处的西南山岩石缝中,有碗口粗的几股泉水,谷称“龙崖涌泉”,四时长流,大旱不枯。 白云寺,整座寺院......[查看详情]
原平石鼓寺始建于元代,相传为纪念介子推由舍药院改扩而成。寺内有棵酸枣树生长在石鼓寺的钟鼓楼之间,百年间竟然高10多米左右,成了一处引人的景观,人们都在树上系红布条祈福。从石鼓寺远眺天涯山,重峦叠嶂,山势险峻,奇峰怪石,峭壁耸峙。山势高耸,直插云霄。
“清凉山上说清凉,明月池中望明月。”这是多年来一直在五台山广为流传的佳句。这里清凉山说的就是五台山。相传牞很早以前的五台山叫五峰山,气候异常恶劣,春、秋飞沙走石,夏天酷热难当,冬天滴水成冰,农民根本无法耕作。当年文殊菩萨到此传教时,为改变这里的恶劣气候,普渡众生,施巧妙计到东海龙王处借来了“歇龙石”,才使得这里的气候变的清新凉爽。从此,五峰山也称清凉山,又因五峰山由东、南、西、北、中五座山顶如平台的山峰屹立环抱而成,故又称五台山。据《清凉山志》载:“以......[查看详情]
天涯石鼓山的地理位置 古老的滹沱河在山西大地上造就了一个富饶的忻定盆地。忻定盆地的西部坐落着雄伟的云中山泳,南边屹立着挺拔的系舟山,北部则有五台山脉的西麓连绵盘亘。天涯石鼓山即位于五台山脉西麓的群山之中。 自古以来,天涯石鼓山是崞县(即今原平市)地面上的一大名胜,也是三晋大地上的一处风景奇葩。天涯石鼓山山西距原平市15公里,南距忻州市60余公里,交通可称便利。昔日的崞阳镇(即古崞县县城)东南20余公里处还有一座名山叫作五峰山,也是当地一处名胜......[查看详情]
台怀镇镇北有一小峰,人称灵鹫峰,亦名菩萨顶。所以称之为灵鹫峰,是因为它的地理形势颇似古印度摩揭陀国王舍城东北部释迦牟尼佛说法的灵鹫峰故名。据佛教史籍记载,东汉时期,我国佛教最初的传播人摄摩腾和竺法兰来到台怀镇,见今菩萨顶的形势颇似印度的灵鹫峰,因而命名之。所以也称灵鹫峰为菩萨顶,佛教徒传说文殊菩萨曾在峰顶显灵和说法。 据佛教史籍记载,台怀镇大白塔的地底下,藏有释迦牟尼的舍利,佛舍利是释迦牟尼的象征,因而最受佛教徒敬仰。 由于台怀镇有灵鹫峰和......[查看详情]
五爷庙,即五台山万佛阁,虽然不大,占地仅2000平方米,殿楼堂舍也只有20多间,但因为内有五爷庙而名播远近香客盈门。万佛阁创建于明代,现在建筑多为清代重修后的遗存。主建筑有三,一是文殊殿,二是五龙王殿,三是古戏台。 坐东朝西这座两层三檐歇山顶建筑名为文殊殿,四角翘出,明柱围廊,玲珑剔透,很像一件内部镂空的工艺品,在五台山众多佛殿中别具一格。殿内下层供三位菩萨,不用我讲,大家一看就会明白,骑绿毛狮子的是文殊菩萨,骑大白象的是普贤菩萨,骑神兽......[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