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宁武人都把天池也叫做马营海(也叫“母海”),是天池湖群中面积最大的湖泊,海拔1771米,平均水深8米,面积0.607平方公里,蓄水量800万立方米;唐贞观元年到仪凤年间,唐王朝先后在大西北设立了8坊64监用以饲养官马,其中仅管涔山地区便设有天池、元池、楼烦三大牧监,三大牧监驯养军马70万匹,一时“牧马数万,色别为群,望之如云”,留下了“楼烦出骏马”,“楼烦牧政甲天下”的佳话,当时的天池一带出产的楼烦马和西域出产的骏马齐名天下,为唐王朝的强盛壮大立下了不......[查看详情]
位于台怀镇营坊村山腰、菩萨顶的下边,始建于明正德二年,清代重修。 该寺依山而建,规模虽小,但布局严谨,是五台山十大青庙之一。铜瓦殿是寺院的主殿,共有3间,殿顶覆以铜瓦,在五台山的寺院中别具一格。殿内供有华严三圣:文殊菩萨、毗卢佛、普贤菩萨,两侧铸有十八罗汉像神态各异,变化多端。该寺高大雄伟,具有典型的明代建筑风格。 寺内东北角还建有一座墓塔,高6米,塔身洁白, 这是原中国佛学院院长法尊法师的灵骨塔。法尊法师精通藏文,他把长达二百卷的《大毗婆娑论》译......[查看详情]
龙泉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南5公里九龙岗山腰,故又俗名九龙岗。龙泉寺原为杨家将家庙,寺旁有泉曰龙泉,寺由此而得名。 始建于宋代,民国初期重建,占地15950平方米,殿堂僧舍165间。现存影壁,台级,牌坊和三座院落。 影壁中间镶嵌有一石雕刻,文殊骑狮居中,人物花卉满布四周,构图严谨,神情逼真。向北登108 级台阶即达山门,门前汉白玉石狮一对,勾栏小拱桥一座,石牌坊一座,旗杆高耸于两侧,雕工均佳。其中石牌坊最引人神往,从基石,抱柱,斜戗,额枋,斗拱到瓦顶,脊兽......[查看详情]
在山西五台县城西南22公里李家庄西侧。 寺坐北向南,有山门,龙王殿 ,菩萨殿和大佛殿等主要建筑,围成一个四合院形式。创建年代不详,大殿平梁下保存有墨书题记,足证重建于唐建中三年(公元782年)。 晚唐时武宗“会昌灭法”,佛寺大都毁,南禅寺地处偏辟,幸免毁坏,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唐代木构建筑。大殿面宽进深各三间,单檐歇山式屋顶, 殿前有宽敞的月台,柱上安有雄健的斗拱,承托屋檐,殿内无柱,四椽状通达前后檐柱之外,梁架结构简练屋顶举折平缓,说明我国唐代建筑技术已有很......[查看详情]
去傅山苑的N大理由 理由1 傅山,又称“元遗山”。善学妙用,造诣颇深。 理由2 傅山的字画均渗透自己品格孤高和崇高的气节,流溢着爱国主义的气息,在中国古典书画艺术中,博得后人的高度赞赏。 理由3 傅山在医学上,也有着巨大的成就。 理由4 其医著《傅氏女科》、《青囊秘诀》,至今流传于世,造福于人。 同程驴友这样评价傅山苑 非常有特色,玩的很开心,下次介绍朋友来玩 — — 锦绣 有文化底蕴 — — 闲云野......[查看详情]
南山寺是佑国寺,极乐寺,善德堂的合称。在五台台怀镇南3公里山腰。元元贞二年(1296年)创建,明嘉靖二十年(1541年)重建,清代增修,将三寺合并,改称今名。民国初年又予扩建,全部联成一体。区背山面水,林荫蔽日。寺依山 势建造,高低错落,层迭有致,有亭台楼阁,殿堂古塔三百余间。 南山寺寺前坡道林荫覆盖,山门下筑石磴一百零八级,门前影壁砖雕细致,门上钟楼建造精巧。寺内殿宇形式结构各具特色,台极甚多,两. 侧栏板望柱上雕人物,花卉,鸟兽,故事等图案。各殿檐......[查看详情]
管涔山国家森林公园地处山西省西北部,吕梁山脉北端,宁武县境内。海拔1600-2787米,和宁武、五寨、岢岚县交界,是由管涔山国家森林经营局的大石涧、秋千沟、马家庄、高桥洼、自然保护区、闫家村、怀道林场的部分区域所组成,总面积4.88万公顷,森林面积为2.27万公顷,公园中活立木储蓄量431万立方米。 园内主要树种有云杉和华北落叶松,森林集中,是管涔林区和华北地区最好的林场,素有“云杉之家”和“华北落叶松故乡”之美誉。动植物资源丰富,野生动物153种......[查看详情]
看 点 大天王殿和文殊殿间的院中,高高矗立着一座燃灯佛母塔。这就是乾隆年间格隆尊追仿照尼泊尔“掐荣卡笑塔”兴建的塔。 该塔通高十米,是一金刚宝座式的白塔。在大塔的须弥座和覆钵间置有许多燃灯佛,故名燃灯佛母塔。相传“掐荣卡笑塔”的塔座飞到西藏,塔身飞到西宁塔儿寺,塔刹飞到了五台山。这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五台山的藏传佛教都是从尼泊尔、西藏、青海传来的,所以,此塔礼拜。 介 绍 位于山西省五台山台怀镇北3.5公里的塔儿沟,背依北台,东西临山,面南开......[查看详情]
罗喉寺位于五台山台怀镇显通寺东隅。五台山五大禅寺之一。佛教记载,释迦牟尼出家前娶妻生子,儿子名叫罗喉,罗喉寺就是为纪念他而建的。唐时初创,明弘治五年(1492年)重建。清康熙,雍正,乾隆三帝崇佛法,尤崇喇嘛,多次朝台,又予修饰。占地面积一万五千多平方米,包括旗杆院和禅院在内,共有院落六个,有天王殿,文殊殿,大佛殿,藏经阁,厢房,配殿,廊屋,禅院以及各殿塑像,殿顶脊饰等,计有殿堂楼房一百一十余间。寺院布局是长条形,给参观者一种层层深入的感觉。从木牌楼到寺山门......[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