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曼景兰位于景洪城的东南角的曼景兰村,紧挨市区。整个曼景兰寨子现有130多幢竹楼,四周都是凤凰树、芒果树和铁刀木,风光秀美。是有名的民族风味食品区,由于各式各样的民族风味餐馆分排于马路两旁,被人们称为民族风味食品一条街。在这里可以品尝到傣族风味菜,如香茅草烤鱼、酸笋煮鸡、油炸青苔、香竹饭、菠萝紫米饭等等,味道鲜美可口,用餐之际,还进行歌舞表演。到曼景兰是了解傣族风俗习惯、风土人情得好机会。
傣族水井的建筑颇具匠心,井身造型和装饰,都采用傣族崇敬的大象、孔雀、塔等作造型。 井身镶了许多小圆镜,庄重华贵,这是因为傣族喜水、敬水、用水表示爱情、表达祝福,凡是傣族村寨都有各种形状的水井塔,曼金堡水井塔,就是典型的宝塔形水井。
打洛是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南部边陲勐海县的一个小镇,距离景洪市133公里、勐海县城70公里。东南临布朗山布朗族乡,西南和西与缅甸接壤,西北与巴达毗邻,东北为勐混镇,境内最高点在北部的邦南后山,最低点在东南部的抚盐河与南览河交汇处。打洛距勐海县城81公里,打洛是云南省的一个重要口岸,有着优越的区位优势。打洛江是湄公河(澜沧江)的一条支流水流平缓,江南岸有打洛城子、曼蚌、曼产、曼仗和龙里4个寨子。清澈的打洛江水,从镇子中间流过,把古镇分为了两半,它流进湄公河,然......[查看详情]
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国家公园景区占地面积为397公顷,其中属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境内的面积有150公顷,其余为西双版纳地区最大的水域面积--望天湖,由南腊河、南沙河、南杭河三条河流汇集而成。其间还分布有7个原生态少数民族村寨。望天树是西双版纳州特有的树种之一,仅分布在州内勐腊县的补蛙、景飘等地。望天树属龙脑香科,常绿高大乔木。因它长得挺拔笔直,高达七八十米,如利剑般直刺蓝天,有“林中巨人”、“林中美王子”之美誉。望天树适应能力强,寿命长,用途广泛,被列为国家一级......[查看详情]
傣族是个爱水、恋水、惜水、敬仰水的民族,以水表示祝福,表示傣族的洁净。 西双版纳傣族居住的村寨,寨边的竹丛中,都建有造型独特,别具一格的水井塔。家边的水井,独具特色,与内地通常所见的水井大不相同。 傣家水井的井罩建筑,技艺精湛,一座井罩就是一件艺术品。有的像华塔拔地而起,尖顶挂着一串串银铃,清风吹来,发出悦耳声响,塔外壁镶着各式各样的珠宝、明镜,在阳光照射下闪闪发光。有的东西两面是两头泥塑的白象,北面雕刻着交尾双龙,凤凰展翅,金鹿戏水。
竹楼是傣家人世代居住的居所,它那美观的楼顶,传说里称之为"诸葛亮的帽子"。 傣家竹楼为杆栏式的建筑,造型美观,外形像个架在高柱上的大帐篷。竹楼是用各种竹料(或木料)穿斗在一起,互相牵扯,极为牢固。楼房四周用木板或 竹篱围住,堂内用木板隔成两半,内为卧室,外为客厅。楼房下层无墙,用以堆放杂物或饲养禽兽。 竹楼具有冬暖夏凉、防潮防水防震的特点。楼室高出地面若干米,潮气不易上升到室内,水也淹不到楼室上。竹楼为四方形,楼内四面通风,夏天凉爽,冬天暖和。傣家......[查看详情]
是景洪城区历史最悠久的公园,位于澜沧江与流沙河交汇处的曼听寨边,原称“曼听公园”,占地20公顷。“春欢”是傣语,意为“灵魂之园”,是西双版纳历史上的宫廷花园旧址。 该园占地面积350亩,是一个天然森林公园。公园内有干栏式佛寺、凉亭和花果园。园内绿树成荫,清凉宜人。春欢公园旁边是曼听寨和曼听佛寺,共同形成了公园、村寨和佛寺三位一体的游乐点。园内景观有天 然铁刀木林景、周恩来总理参加西双版纳各族人民欢度泼水节的铜像、名塔集景、孔雀园、傣族佛寺、旅游纪念......[查看详情]
橄榄坝,在泰语中叫做“勐罕”,“罕”意思是卷起来。传说,佛祖释迦牟尼到这里讲经,教徒们就用棉布铺在地上,请佛祖从上面走过去,佛祖走过去后,教徒又把布卷起来。勐罕就是这样的名的。 橄榄坝的海拔只有530米,是西双版纳海拔最低地方,也是气候最炎热的地方,炎热的气候给橄榄把带来了丰富的物产,这里热带水果种类繁多,除鲜果外,橄榄法还出产大量的果脯,所以在橄榄把到处都看得到水果和果脯市场。 自然、纯朴、宁静的橄榄坝素有“孔雀羽翎”、“绿孔誉尾巴”的......[查看详情]
是进入民族村的第一个村寨,寨内一幢幢颇具特色的“干栏式”傣客竹楼、壮观的白塔、精致的风雨桥,充满着傣乡的浓郁风情。当然,傣寨最富特色的还是一年一度的“泼水节”。 紧接着傣寨的村落,便是具有“三坊一照壁”的白族民居,游客在此,可品尝白族“三道茶”,欣赏“绕三灵”等民俗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