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文峰塔位于许昌博物馆内,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十三层,高五十二米,呈平面八角形,造型精美、结构谨严,为河南省二百座明代砖塔之冠。“文峰耸秀”为许昌十景之一。
亦称张飞庙,位于许昌东南18公里张潘乡古城西北隅。祠建于8米的高阜上,面积10000平方米。庙中奉祀张飞,还有刘备和关羽。据传此处曾是东汉许都官驿,他们兄弟三人来见献帝时曾驻此。庙内有明嘉靖七年(公元1528年)《重修汉司马张公祠》碑一通,碑文盛赞张飞的智勇节义。清代又塑包公像于殿内,故又称包公寨。原有殿、堂、楼、阁、亭、台、庵20余座,鳞次栉比,巍峨壮观。虽一些建筑被毁,但遗留奇观依旧,一是庙前“三姓树”,俗称刘、关、张拴马柏,无不望而称奇。二是山门......[查看详情]
风光绚丽无限,情醉花都温泉。花都温泉度假区(四星标准)占地面积1036亩,总投资1.7亿元人民币。由许昌永达集团公司投资兴建。“花都温泉”是集温泉泡汤、酒店餐饮、商务休闲、会议度假、保健养生、SPA水疗、康体娱乐为一体的温泉文化主题酒店。 “花都温泉”首期主要建设内容有:按四星标准建设的温泉度假酒店及按五星标准装修的9种风格迥异的豪华家庭别墅、80种温泉汤池、人造天鹅湖,以及以四季为主题的亭台廊榭、山峦飞瀑,奇花名木等主题园林景观。度假区分期开发建设......[查看详情]
位于许昌博物馆内,建于明万历四十二年(公元1614年),十三层,高五十二米,呈平面八角形,造型精美、结构谨严,为河南省二百座明代砖塔之冠。“文峰耸秀”为许昌十景之一。
许昌西郊的石梁河上,今日仍横卧着青石砌成的灞陵桥,桥头,竖有“汉关帝挑袍处”古碑,为明代总兵左良玉墨迹;近年,新塑关羽挑袍巨大雕像,令人望而起敬。 灞陵桥东,许昌城遥遥在望,桥西,是一片古色古香的建筑群落——灞陵桥关帝庙。据《许昌县志》载,自三国以来,关羽忠义故事千古流传,后人追念关羽功德,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由当地义士王宏道捐地三十亩,经多方资助而建成此庙。 关帝庙山门楹联曰: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骋时勿忘赤帝; 青......[查看详情]
禹王锁蛟井位于禹州市城内古钧台南街中段东侧,清朝末年被人覆盖,现经过整理修饰,已恢复其原貌。 禹王锁蛟,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歌颂英雄的传说故事。相传在四千多年前的帝尧之时,洪水泛滥,山岭被围,毁灭了无数美丽、富饶的田园农舍。帝尧让鲸之子禹接继父业治理洪水。大禹历经13年,观察各地水情,顶风冒雨,日夜不懈,亲自持木耜和人民一起与洪水搏斗。他三过家门而不入,历尽艰辛,终于疏通五湖三江,导洪水入江海,平息了水患,人民得以安居乐业。 相传洪水泛滥是蛟作怪,禹决心除掉......[查看详情]
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都许,“挟天子以令诸侯”。许昌成为当时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曹氏父子雄踞许昌,虎视天下,运筹帷幄,图谋霸业。大兴屯田,广纳人才,下令求贤,倡导文学。数年间,猛将如云,文臣如雨,粮秣丰富,仓廪皆满,许昌成为他们抗衡蜀、吴和最后统一中国北方的大本营。公元220年,曹丕在这里登基创建魏国,改许县为许昌,为五都之一。波澜壮阔,丰富多彩的三国历史积淀了独具特色的三国文化。加之历代为纪念三国名人、名事而兴建的名胜古迹......[查看详情]
灞陵桥,原名八里桥,在许昌市城西4公里的清泥河上,相传为三国名将关羽辞曹挑袍处,灞陵桥从此名扬。原桥高于水面3米余,为三孔青石桥。桥面宽能并行两车,桥长90米,两岸杨柳成行,风景宜人,桥旁有《汉武帝挑袍处》石碑,为明末将领左良玉所立。 另一通碑为辞曹书,保存完好,清代康熙、雍正、乾隆年间,又竖了四通碑,文字清晰,碑文论述关羽对曹操辞其金而挑其袍的过程,歌颂他“依曹已久仍归汉,留得英风在颍州”。说他视高官厚禄若粪土,褒他“情深义重垂千秋,士民争拜汉云长”......[查看详情]
·历史沿革 许昌学院是在原许昌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基础上、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一所省属综合性普通本科学院。学院办学历史悠久、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设施先进、校园环境优美。 许昌学院座落在汉魏古都--许昌市八一大道上,东邻京珠高速公路,西傍京广铁路和107国道,南拥310国道,北临新郑国际机场,比邻省会郑州。优越的地理位置、宜人的气候、优美的环境和便捷的交通,为省内外学子到此就读提供了非常便利的条件。 ·占地面积 许昌学院......[查看详情]
白沙水库位于禹州、登封和新密三市交界处,是我国解放后最早兴建的大型水库。1951年4月开工兴建,1953年6月竣工,1956年扩建为省办大型水库之一。大坝东起二龙山,西接逍遥观,长1316米,高47.88米,宽6.69米,另砌防浪墙高1.2米,主要栏蓄颍河、石淙河、蛟河、四里河水,流域面积985平方公里,总库容2.95亿立方米,水域面积19.43平方公里。水库建成后,不仅发挥了防洪、灌溉、保护生态等综合功能,也成为游览观光的胜地,每年接待全国各地游客4......[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