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萨嘎县到仲巴县170公里,“仲巴”藏语意为“野牦牛之地”,但现在已极难见到野牦牛了。该县属高原湖盆地区,平均海拔5000米以上,也就是所谓的“生命禁区”。仲巴县是雅鲁藏布江江源第一县。沿线因有道班维护,路况还可以。由于地质严重的沙化使得人畜饮水非常困难,仲巴县城先后搬迁了三次,老仲巴在扎东,新仲巴在叫托吉的地方,距老仲巴有十几公里。大部分司机一般都不选择住这,只作为稍事停留休息之处,所以新仲巴看上去较为沉寂。据说仲巴虽是个牧区,可是藏民平时是不杀也不卖牛羊......[查看详情]
从老仲巴开始有一段较宽阔的路面,需要寻找较新的车辙来确定路线,由此到帕羊有71公里。沿途有马泉河相伴,景色越发苍凉,沿途地质严重沙化,导致风起时会黄沙满天,难以前行。 帕羊镇很小,周围被牧场包围着,在远处皑皑的雪山的映衬下,景色十分的漂亮。但镇子里全是沙土的路面,风沙四起时,出外拍照要特别注意防尘。 从帕羊开始就将进入阿里高原路况极差的马攸木拉路段,全长252公里,所以来往的车辆一般会选择在这住一晚,检修车辆和加油,这里成了个重要的食宿之地。西海餐......[查看详情]
冈仁波齐峰是冈底斯山的主峰,位于东经81.3°,北纬31°,海拔6714米,被称为神山,可见其地位是世界性的,它在藏语中意为"神灵之山",在梵文中意为"湿婆的天堂"(湿婆为印度教主神),苯教便发源于此。每年来自印度、尼泊尔、不丹以及我国各大藏区的朝圣队伍们络绎不绝,更体现出此峰的神圣意味。至今,仍是一座无人征服的处女峰。 冈仁波齐是世界公认的神山,同时被印度教、藏传佛教、西藏原生宗教苯教以及古耆那教认定为世界的中心。岗仁波齐并非这一地区最高的山峰,但是......[查看详情]
坛城殿藏语称“伦朗康”,面积一百三十平方米。殿堂中间有三座立体“曼陀罗”(坛城),东面为德却坛城,中间为桑旺堆巴坛城,西面为吉姐坛城。德却(胜乐)、桑旺堆巴(密集)、吉姐(大威德)均为密宗本尊。坛城门首有大清乾隆年间制造字样。殿内四壁均绘有壁画。
改则县地处西藏西北部、阿里地区的东部、藏北高原腹地。面积97437平方公里。草场面积 l亿亩,可利用草场面积7000万亩。总人口1.5万。现辖5个区,21个乡,75个村民委员会。 西藏民主改革前,这里为改则、色锅和帮巴三大部落之地。“改则”、“色锅”、“帮巴”原是族名,后演变为部落的名称。分别隶属于西藏噶厦政府和后藏的扎什伦布寺管辖。1960年10月改则县人民政府成立,辖路南、路北共4个区。1961年3月23日,县址由门董村迁至现在的隆仁。1970年底......[查看详情]
革吉县位于西藏自治区西部、狮泉河的源头。总面积46117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革吉镇那布村,邮编:859100。行政区划代码:542525。区号:0897。拼音:Geji Xian。www. 革吉,藏语意为“美丽富饶的土地”。 革吉县旧时境内曾驻有包括革吉部落在内的7个部落,与藏北其它部落一道被称作藏北十八区,统属阿里噶本所辖。1960年8月合并7部落设立革吉县。1962年春,县址正式确定在那坡。县府现驻革吉镇。
措勤县位于西藏自治区中西部、阿里地区东南部、冈底斯山中段北侧。总面积22980平方千米。总人口1万人(2003年)。 县人民政府驻措勤镇门东村,邮编:859300。行政区划代码:542527。区号:0897。拼音:Cuoqin Xian。 措勤县辖1个镇、4个乡,21个行政村。 措勤,藏语意为“大湖”,因距县驻地东部10多千米处的“扎日南木错”大咸水湖而得名。 措勤解放前分属申扎宗、昂仁宗、崩巴宗和桥秋等八部落。解放后至1970年属改则县管......[查看详情]
大水井古建筑群其中宗祠的建筑模式模仿成都文殊院,祠堂依山建有石墙堞垛,上有炮眼;庄园距祠堂150米,有大小房间一百多间,二十多个天井,整个建筑错落有致,工艺精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