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怪石坡位于灵龙峡漂流公司接待中心北面约3公里处的扑船岭上,那里怪石奇多,神秘莫测。怪石坡又叫石林,在这里您尽可以发挥您独特的想象,去发现各种各样的珍禽异兽。只要用心,海狮、海象、老虎、狮子都会来迎候您。孔雀、凤凰、仙鹤会为您梳尽美丽的羽毛跳起动人的舞蹈. 怪石奇多,神秘莫测,有个离奇的神话传说. 走进和游览怪石坡石林,您会发现我们就如进入了一个奇特的动物王国和艺术馆.
座落在宜昌市东山开发区。馆内由五个展厅组成,分别展示"龙的世界"、"三峡史前奥秘"、"人与环境"、"资源与矿产"和"奇石"。内有石碌宏观藻、庙河生物群、武陵生物群、西陵峡生物群、高彖山生物群。澄山生物群和热河生物群。 中国第一个龙化石博物馆 宜昌龙化石博物馆--宜昌嫘祖庙--宜昌龙泉洞--宜昌桃花村
去朝天吼漂流的N大理由 理由1 秀美的高岚风光,孕育“中国自然水域漂流之都”。 理由2 完善配套设施建设,争创国家级4A级景区。 理由3 是湖北省“一江两山”黄金旅游干线的重要节点。 理由4 积极拓展漂流核心产品,由“漂流之都”转向“漂留之都”。 同程驴友这样评价朝天吼漂流 漂流太刺激了,太好玩了,上瘾了。 — — 150620jjbbrg 不仅有漂流,还有好多其他的活动,很是精彩。 — — 1377......[查看详情]
位于宜昌市五峰县长乐坪、蒿坪两乡交界处,是一条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公里左右的溪谷。柴埠溪自然风景区总面积60平方公里,有 5垉,1嘴,12湾,3垴,1坡,16口。这里山形奇特,沟谷交错,山涧密布,怪石嶙峋,峰奇洞幽,水碧林翠,气候凉爽,是一处风光秀美的天然风景区。按景观的自然组合,这里可分为6大景区,共有景点102处,其中特别佳景22处。 柴埠溪大峡谷风景区是一条带状的大峡谷,同张家界共属武陵山脉,系罕见的喀斯特地貌、典型的峡谷峰林景观。峡谷出......[查看详情]
在长阳土家族自治县城西南45公里、赵家堰下钟家湾附近,关老山南坡。为一海拔约1300米的洞穴。洞口高约2米,阔约6米,平面呈不规则状。1956年以来先后发现人类的上颌骨和牙齿及共存的古脊椎动物等化石。经鉴定,人的上颌骨和牙齿比之北京猿人具有显著的进步性质,但也存在着原始特征。其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或稍晚,距今约10余万年,故定名为“长阳人”。洞穴处于高山丘陵盆地,四周山峦起伏,怪石嵯峨,三五村舍,疏林掩荫,半隐于山坳之中,别具情趣
在兴山县城西北25公里。是明末清初农民起义军首领李来亨联明抗清的重要遗址之一。“永历七年(1653年)李来亨等率众至兴山”,以茅麓山为据点,以此寨为门户,并于寨东北坡七里坪“垒石为门”设置哨卡,联合其他抗清力量,坚持斗争达“一十二年”。康熙三年(1664年),遭清军围攻,虽英勇抗击,终因众富悬殊,退守茅麓山,力竭矢尽,全家自焚。现寨内尚存帅府、演武厅、凤舞营、跑马场、火药局、确窝子、磨坊岭等遗址,尤以李来亨于南明永历九年(1655年)所立“圣帝行宫碑”为珍......[查看详情]
又称龙王洞。在宜昌县城西南约25公里的筐覆山。因洞口原有两石如门,故名。石洞中一水潭,约有14平方米,水清如镜,不盈不涸,冬温夏凉,有“龙潭仙揪”之称。昔日洞内有佑圣宫、卧云楼、观音寺、龙王殿等建筑,被誉为“桃源仙灵之窟宅”。历代骚客至此作诗题词铭之于石颇多。现古建筑颓废,尚有清代学者王柏心所写《游石门洞记》,书法家邓石如所书《列岫丛青》以及同治年间(1862-1874)《重建石门洞灵济殿并各殿启》等一批碑刻,立于潭侧。其中《列岫丛青》碑,字迹遒劲沉雄,尤......[查看详情]
在宜昌市南部长江北岸。相传为晋代郭璞始建,清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重修。砖石叠砌,八棱七层,高约42米,层层出檐,其下皆有斗拱装饰。塔座八角,有石雕八大金刚负塔,形象生动。底层塔门西向大江,石额刻“天然塔”三字,边框饰二龙戏珠及云纹图案;门楹刻:“玉柱耸江干,巍镇荆门十二;文峰凌汉表,雄当蜀道三千。”塔内有145级石梯盘旋至顶。登临塔顶,俯瞰宜昌港,舳舻相接,帆桅如林;对江五龙山,五峰连峙,苍翠欲滴,状若五龙蜿蜒临江。每当朝阳初起时,塔光山影倒映江面,......[查看详情]
玉泉山,位于湖北省当阳市境内,是一个以森林景观为基础、佛教文物为主体、三国遗迹为依托,融其它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于一体的综合性景区,现为省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AAA级旅游区。中心景区面积8.9平方公里,可开发面积69平方公里。 玉泉山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资源。景区森林覆盖率达85%以上,动、植物品种繁多,并有大量珍稀物种。景区以名山、名寺、名塔而闻名遐迩。玉泉山素享“三楚名山”盛誉,是一座佛教名山;玉泉寺建于东汉末年,为我国历代......[查看详情]
又称楠木井。在昭君故里附近。井水清澈碧绿,四季不竭,冬暖夏凉,清甜可口。井台经石筑成,中嵌楠木,清晰可见,旁立石碑,上刻“楠木井”三字。相传此并为昭君当年汲水之处。原先水量微少,稍旱即枯,昭君出世后,井水陡增,澄碧清亮,村人纷传是昭君出世惊动黄帝,令黄龙搬来龙水所致。后昭君之母忽梦黄龙欲逸,井水将涸,村人即从酉蜀秀山采来楠木,嵌于井口,锁住了龙头,而使井水丰裕,长年不竭,楠木井因此扬名。井水温度冬季可达30摄氏度,夏凉如冰,用以冲泡昭君村出产的白鹤茶,清香......[查看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