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欢迎您来到全程旅游网!
城市
关键词
国内
国外

ABCDE

FGHJ

KLMNP

QRST

WXYZ

亚洲

欧洲

南美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价格区间
 - 
景点级别
主题推荐

韶关景点门票

智能排序
人气
价格
< 8/16 >
  • 云龙寺塔

    云龙寺塔韶关

    北京到云龙寺塔旅游线路>>

      中国古代佛教建筑。在广东省仁化县董塘镇安岗村。寺原名为西山寺,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重建,易名为云龙寺。佛塔始建于晚唐昭宗乾宁至光化年间(894~901。198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塔面南,平面方形,五层楼阁式实心砖塔,塔身边长 2 米,高 13.05米。须弥座边宽 2.42米,高 0.8米。塔身各层用线砖与菱角牙砖相间叠涩出檐并挑出假平座。塔身各层每面均辟有门,门排列在同一直线上,各面用砖砌柱间隔成面宽三间,柱头......[查看详情]

  • 乐昌龙王潭

    乐昌龙王潭韶关

    北京到乐昌龙王潭旅游线路>>

      龙王潭生态旅游区位于乐昌市东北18公里处。集温泉、绿湖、奇山于一体,即由龙泉、龙湖、龙谷三大分区组成,故又称三龙谷生态旅游区,是广东省唯独仅有的优势资源组合。   龙泉,即龙山温泉,属苏打型温水,是温泉中的极品,日出水量为2000立方米,水温在40-42之间,现建有温泉渡假村。度假村内设有室内和露天温泉浴池。其中,室内浴池又分双人浴池和多人浴池两种类型,中、高、豪华三个档次;中型会议室,可容纳百人餐厅,歌舞厅等吃、住、游、娱设备设施完善。   ......[查看详情]

  • 通天萝森林公园

    通天萝森林公园韶关

    北京到通天萝森林公园旅游线路>>

    去乳源通天萝森林公园的N大理由 理由1 是粤北石灰岩地貌的一朵奇葩,被冠称为"地下森林",它又有“广东第一奇观”之称号。 理由2 通天箩是1981年被发现的,1988年以前,是没有人能够下到通天箩底的,但自1988年,来自英国和法国的洞穴 探险者凭藉他们的探洞技术和装备首次征服了通天箩。后来,韶关的一批探险爱好者也 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作为首批闯入的中国人,他们进入了通天箩的神秘地底世界。 同程驴友这样评价乳源通天萝森林公园 通......[查看详情]

  • 乳源红豆杉森林公园

    乳源红豆杉森林公园韶关

    北京到乳源红豆杉森林公园旅游线路>>

    去乳源红豆杉森林公园的N大理由 理由1 原始红豆杉观赏区,约有红豆杉3万棵,其中生长茂盛百年以上树龄的有1000多棵 理由2 公园座落于高寒石灰岩山区,平均海拔约800米,有红豆杉原始森林、人工种植观赏区、赏雪避暑山庄、美食园、西京古道(含西京古道博物馆)、红豆杉竹石公园、民间文艺古村等,是广东省内惟一赏雪、赏雾淞的胜地 理由3 集观光、科普、科研、旅游、休闲、度假的理想之地 同程驴友这样评价乳源红豆杉森林公园 红豆杉很美......[查看详情]

  • 金鸡岭

    金鸡岭韶关

    北京到金鸡岭旅游线路>>

      金鸡岭为广东八大名胜之一,位于市北郊约一百公里处。金鸡岭属丹霞地貌。金鸡岭山壁平地拔起高两百多米,岭上有三块巨石,堆砌得体,高约六米,长二十米,状似欲啼雄鸡,故名,欲看金鸡岭,最好是爬到金鸡岭后的山顶上,在这里可以看到金鸡岭的真面貌。   金鸡岭四周陡峭,雄伟险峻。岭上有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之妹洪宣娇留下的练兵场、点将台、兵器岩和中军帐等遗址。近几年,岭上还雕刻了许多大型摩崖壁画和塑像,其中《盘古开天地》等一组摩崖壁画雕工精湛,造型优美。

  • 南水湖

    南水湖韶关

    北京到南水湖旅游线路>>

      乳源县南水湖是韶关市第一大水库,距韶关火车站50公里、乳源县城15公里,水质晶莹透碧,沿岸青山连绵,瑶寨竹木楼掩映在绿树丛中;因为湖水就是蓝绿蓝绿的,透着灵气,有人就把南水湖叫成“蓝水湖”。  水库西北一个面积万亩的半岛上,建有中国南方第一个狩猎场,不远处,是温泉别墅,据当地人介绍,这里的温泉有一绝,温泉水中可以养鱼。而垂钓于南水湖上,品尝当地特色湖鲜是一大乐事。水库育大的三角舫鱼,吸收乳源山水精华,鲜甜清香,是乳源绝无仅有的美味特产。乳源的山坑螺也颇......[查看详情]

  • 湟川三峡

    湟川三峡韶关

    北京到湟川三峡旅游线路>>

      湟川三峡又名连江三峡、小北江三峡,在连县境内。连江四百里水路,沿江奇峰夹岸,山崖竞秀,龙泉峡、楞伽峡、羊跳峡。钟乳石刻垂直挂,风光奇妙。在江中乘船沿途山明水秀,左拐右转,如在画中游。

  • 别传寺

    别传寺韶关

    北京到别传寺旅游线路>>

      别传寺为爱国高僧澹归禅师于清康熙初年创建其师天然和尚曾说法于此。寺院建筑玲珑庄严,曾住众千人,其规模之大,堪与韶关南华寺、云门寺媲美。乾隆及民国年间曾两次被焚,焚后相继重修,民国时期广东省省长李汉魂先生曾拨款重修并立有重修碑文。   十年浩劫,使别传寺损毁殆尽,只有残存于山门石壁上刻的大字“丹霞”、“至此心隐心”、“法海慈航”、“诞先登岸”、“禅林第一”、“红尘不到”、“赤城千仞”等.   1980年后,年逾古稀的本焕老和尚(现......[查看详情]